完稿 請求更新

槍枝重量:約4KG
使用彈藥:9mmX19 (9mm Nile)
裝填彈數:35發直式彈夾/80發圓形彈夾
循環射速:550rpm
射擊模式:全自動/半自動
設計及製造:傑克‧英斯汀特集團
隨著羅德維亞新式騎兵步槍的開始研發,羅德維亞軍也決定設計一款騎兵的衝鋒槍。經過多個專家評估後,羅德維亞決定從原本從克利斯提亞買進的MP-K1(斯賽辛)作基礎來改造,MP-K1使用簡單的氣體反衝系統,運作上並無任何不良之處,它能夠選擇全自動或是半自動射擊,前扳機用於單發,後扳機用於連射,於情於理都是一把不錯的衝鋒槍。羅德維亞除了延續以上的優點外就是讓桑特瑞可以用旁邊的按鈕來調控半自動或全自動射擊,在射速上也提升到了550rpm,也設計了防塵的槍管套讓騎射手可以適應更多環境,彈夾更重新設計成可通用皮諾的彈夾,木制槍托的重量讓騎兵可以在馬上很好的控制這把槍,為了改善後膛脆弱的問題也提升了部份結構,但然而在長時間射擊後依然會變形,但已經遠比原型耐用許多,騎射手是把優秀的衝鋒槍,然而他依然繼承了羅德維亞武器一貫的毛病,零件繁多造成成本昂貴、作工費時,就算再967年的現在騎射手在羅德維亞軍還不能算完全普遍,很多士兵依然拿得是跟王國買授權生產的皮諾衝鋒槍,但是967年的時候已經大致讓騎兵部隊都換發到了桑特瑞,這把桑特瑞讓用過的士兵都愛不釋手,桑特瑞並不像皮諾一樣一下子就把子彈打光,半自動設計更讓騎射手更適合騎兵使用,算是步兵單位也希望拿靠拿到幾支桑特瑞來使用,即使皮諾在火力壓制上更具優勢,在中梅因蘭大戰的時候英斯汀特公司還特別設計出可使用圓形彈夾的桑特瑞更被士兵所喜愛。

總重 長版 4,45 公斤 短版3.5公斤
全長 長版1331 毫米 短版1031毫米
彈藥 7.92mmX57 (7.92mm Karl)
槍機種類 栓式槍機
供彈方式 10發式彈夾(可橋夾裝填)
設計及製造:傑克‧英斯汀特集團
一直以來羅德維亞都忽略了自制步槍的研發,直到962年一群年輕騎兵軍官認為原本使用的卡爾在馬上使用極不順手而要求換裝專門的騎兵槍,這要求被當時候的羅德維亞國防軍備長官看到而提出了騎兵槍的研發,所以葛拉庇-梅因蘭文的重騎槍就誕生了。由羅德維亞武器設計師威爾仕‧英斯汀操手,繼續採用優秀的閉鎖式槍機設計跟7.92mmX57的彈藥,彈夾式填裝的設計方便騎兵在馬上換裝子彈十發的裝彈量跟上膛的順暢也讓連射的火力更大,繼承於卡爾的優秀工藝跟技術葛拉庇也擁有高水準的彈道跟火力,也可以像卡爾裝上特制刺刀與30mm瓦斯推進式槍榴彈,更可以裝上低倍率光學狙擊鏡使用,被騎兵使用後頗受好評而馬上推出陸軍標準版開始換裝一般部隊,然而缺點是工時較長、成本比原本的卡爾貴跟保養也比較難所以沒有配裝道民防軍的餘力只能提供給正規軍,在演習中羅德維亞士兵的使用感想是火力強大、連射速度良好、準度也不錯,但是彈夾設計的有點太大跟過重也造成了羅德維亞士兵的負擔還減少子彈的攜帶,再加上連射火力的增加無形中對後勤壓力有所增加,然而在967年時已經換裝了許多羅德維亞軍,隨後也參加了中梅因蘭大戰,戰後不久就被半自動步槍所淘汰。

羅德維亞 輕機槍 佛瑞特
槍枝重量:9KG
使用彈藥:7.92mmX57 (7.92mm Karl)
裝填彈數:20發直式彈夾/30發直式彈夾
循環射速:500rpm
射擊模式:半/全自動
設計及製造:傑克‧英斯汀特集團
羅德維亞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自己的輕機槍,不如說羅德維亞軍方長期對輕機槍並不重視,然而950年代在漢密斯顧問的指導下羅德維亞終於體認到作戰期間,能迅速移動機槍跟上步兵還有戰線實在是太重要了,但是太重的機槍實在是難以移動,特別是羅德維亞軍普遍裝備希拉姆這種難以機動的重機槍,所以一方面把希拉姆輕量化改成雷溫克,另一方面羅德維亞決定也開發一支輕機槍提供部隊使用,然而因為開發上的困難,羅德維亞還是決定先採購漢密斯的古盾使用,然而在958年的時候,傑克‧英斯汀特集團的武器設計師威爾仕‧英斯汀向軍方交出了一張輕機槍藍圖,原本就對輕機槍充滿興趣的軍方同意造出幾把樣槍來測試,測試後羅德維亞軍方就迅速採用了這個設計。佛瑞特可以看出受到聯邦納克機槍的啟發,也許這跟原本威爾斯曾經工作於納克博士底下有關,但是改使用7.92mmX57的彈藥,結構堅固且彈道穩定,而且有一些巧妙的設計讓人更喜愛它,防塵片平常是關閉的以防止砂塵或是髒汙進入槍膛,當要使用前再打開它,可前後調整的兩腳架可以被取下另外裝上三腳架或載具上,另外在槍身下面設計有木頭護木,可以直接拿起進行肩射或是跑步,槍身上有金屬準心可供瞄準,雖然9公斤的重量讓使用的人必須要有點力氣,而且射擊時響亮的槍聲跟略大的槍口焰也讓人困擾,但整體來講是支不錯的輕機槍。
佛瑞特在960年正式投產,然而一直到964年羅德維亞才擴大生產線大量配裝才讓一線部隊都可以拿到,並且在之後參加了中梅因蘭大戰,在大戰中成為羅得維亞士兵最愛的武器。

槍枝重量:23.8KG
使用彈藥:7.92mmX57 (7.92mm Karl)
裝填彈數:100/200發彈鍊
循環射速:600rpm
射擊模式:半/全自動
設計及製造:傑克‧英斯汀特集團
隨著希拉姆機槍的老舊,940年代末羅德維亞開始尋找一個可以取代希拉姆機槍的武器,因為遲遲沒有找到一個適合的重機槍,所以950年代初羅德維亞決定就希拉姆機槍改良繼續當重機槍使用,從隔壁德列塔尼亞買來他們新改造的希拉姆機槍,德列塔尼亞把希拉姆機槍輕量化成輕機槍並當成通用機槍使用,羅德維亞也學習德列塔尼亞的手法來改造希拉姆,一樣採用後座作用式,即是利用把子彈彈出的後座力去完成退彈殼和從新上彈,槍口保護罩兼做消焰器,做出的改動包括更動槍匣;將冷卻水套筒的直徑減少,水容量也減少到;簡化槍口保護罩;加上了槍托和手槍型扳機以及腳架使用金屬瞄準具,可以用於近距離或遠距離的射擊,雖然在使用的時候減少冷卻水會更快讓槍管過熱無法射擊,在使用時羅德維亞步兵都得備好隨時可以冷卻槍管的東西在一旁,但是在羅德維亞軍決定取得新的重機槍年採用這個設計,雷溫克被大量配發到各個部隊,士兵會抱怨槍枝的重量過重跟後座力壓到肩窩十分不舒服,但是士兵也稱讚這把槍比之前的希拉姆機槍更加方便運用到各個地方,槍支運作也穩定出色,這把槍仍在羅德維亞買到雷文後繼續在軍中服役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