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菲爾館
央帝國陸軍軍銜&禁軍軍銜

這是央國陸軍(衛武軍)在910年代末所採用的軍階章,為左右對稱的領章設計,以金屬製或是鋁製的六角星作為識別官階,且無肩章設計,全國官階均以領章來進行識別,領章顏色各為兵科色(藍:軍醫、紅:炮兵、綠:步兵、紫:騎兵)。道州軍(二線部隊)也是使用該型式的階級章,但六角星的顏色會有所不同。而禁軍則清一色皆以黑色與金色作為兵科色,並輔以灰色、銀白色跟帝金色的鋁製六角星作為士官兵、軍官與將官的區分,且繡有龍紋,值得注意的是,禁軍並無督軍(元帥)之職,因為禁軍的最高統領者為央國皇帝,由皇帝直接管理。

央帝國水軍陸艇隊的新式階級章,採用時間約是在920年代初,這款階級章跟陸軍、海軍、空軍的都不相同,是陸艇隊獨有的階級章。因為常使用開襟的制服與戰鬥服,央國陸艇隊故不使用領口式的階級章,改採繡在手背上的布製的燙金階級章,較為特殊。
央帝國官兵階級與品秩表
二兵(下兵卒)
一兵(上兵卒)
上兵(正兵卒)
下士(弁都目)
中士(副都目)
上士(正都目)
准尉(少總兵)
少尉(協總兵)
中尉(副總兵)
上尉(正總兵)
少校(協參領)
中校(副參領)
上校(正參領)
少將(協都統)
中將(副都統)
上將(正都統)
督軍(即是元帥,現今依然稱督軍)
司務(技能兵科的專屬職稱,如工程司務正總兵、測繪司務協參領、輜重司務副左備和軍醫司務副總兵等等)
梅菲斯特帝國
(介紹待補)
特瑞希瓦爾特王立聯合
這是王聯軍在第一次軍事改革(雙王戰爭後)後所使用的階級章,採直立型掛於兩肩,左右對稱,兵與士官採用布製,軍官採用金屬製,區分等地的十字架同為金屬製品(元帥為金製),而校級以上軍官可佩掛私人訂製品。
這款新制廢除了舊制軍階中許多虛銜或是重複性質太高的階級,並加強了士官階級的劃分,不過在士兵階級上還是維持著過去固有的風格,沒有像大多數國家一樣去區分二等兵、一等兵或是資深一等兵。
蔓沙尼亞公國
蔓沙尼亞軍隊所使用的領章,民兵所使用的款式也跟這款相同,左右對稱,只是配色跟裝飾不同(鋁製星星換成鐵製方塊),必須注意的是,蔓沙尼亞軍實際上是沒有元帥的,但是公國仍會授與一些將領與貴族『元帥(Maresciallo)』的稱號,但因為並非軍階,故不會擁有軍銜領章,僅為榮譽稱號。
克利斯提亞王國
克利斯提亞王國自從成為永久中立國後,就裁撤了大部份的軍隊,僅保留一定數量精銳軍人組成『防衛隊』。這款新訂製的階級章為防衛隊所使用,置於兩肩,左右對稱,底章為布製,區分等地用的方豆則為鋁製、金色的穗緒為燙金的手工縫紉製品。
防衛隊的將官階級多為裝飾性質,被授予王族或是大貴族,實際上掌控克利斯提亞防衛軍的是克利斯提亞國王。
浦貝爾將軍國
浦貝爾將國約是在910年代制定了新式的階級制度,以取代過去的軍事貴族階級。將國參考了梅菲斯特帝國、阿蒂提雅帝國以及王聯設置了新式的軍階章,並簡化軍品等級,建立了軍官學院。階級章除了區分等級的金屬星星外,全都為布製品,跟世界各國的軍階章相比,將國的軍銜章在作工上感覺比較粗操。
汸羅國
滂羅在西跋共和國建立之前,就已先跟隨央國的影響而創建了新洋化的軍隊,但在西跋共和國被滅後,滂羅軍被裁撤。在滂羅獨立後,滂羅軍隊重新建立,並細分陸海二軍(海軍僅只是沿岸海軍,空軍歸屬於陸軍航空隊,規模甚小),陸軍重新建立後便參考王聯風格的軍服與普貝爾將軍國的肩章進行設計成新式的滂羅軍服,但軍隊的階級名稱還是依照西跋共和國時代的舊式軍階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