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開了這麼一區,那我也把一些應該確定會採用且我點出來了的圖貼上來好了:

亞斯蘭多合眾國自行改造的驅逐戰車,裝上了其自行開發的長管57mm反戰車砲。不過這張圖我點的不是很好,如果有人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拿去改造的更美觀。

聖克勞茲改造出的工兵戰車,實際上如同R-59T一樣使用了將砲塔環封死改造為機槍戰鬥室的設計,因此武備只有一挺.50重機槍。除此之外R-59E還在車體前方加上了推土刀,同時也加裝了倍力橋與架橋機構。

聖克勞茲改造成的噴火戰車,基本上就只是把R-59A的主砲給換成了火燄放射器。當然,主砲的彈藥庫也被改造成了汽油槽,因此會導致本車容易火燒車。

芬納多篇中登場的聯邦空降戰車,基本上雖然換上了B型的新砲塔但仍使用A型的車體,而且應該有將裝甲變薄以利空降運輸。

裝上了聯邦名物75mm拆解式榴彈砲的自走砲型,蒼蘭陸軍有大量採用。順帶一提,本車使用開放式的車頂戰鬥室。

在聖克勞茲全履帶主義思考下的產物,和一般的油罐車沒有太大功能上的不同。唯一的好處大概是使用R-59底盤能讓本車追得上戰車的速度,也可使裝甲師脫離對道路的依賴。

冬季攻勢中被王國軍打好玩的聯邦輕戰車,其實是威力偵察型、被廣泛配置於聯邦陸軍各師中的偵察單位。從B型改設計而來,主要是增加了機槍的數量並增加煙霧彈發射筒。

開版諸圖中就有的S型標準圖,詳細設定在戰車博物館就有。

聖克勞茲拿R-59底盤改造而成的裝甲拖砲車,雖然小巧卻有不遜於王國重型牽引車SD-10的牽引能力,詳細設定也是在戰車博物館中就有。
下面則是可能會被採用的:

兩棲戰車型,可能是雷貝馮拿A型直接去研發出來的,增加了浮筒、螺旋槳與舵等設備。不過由於R-59原型按戰車博物館中的設定來看就有兩棲能力,因此個人很懷疑本車到底有沒有存在必要。
以上大致就是我的野望、大區上不少人知道的計畫,個人戲稱為R-59大家族是也。
也歡迎其他人提出各種不同R-59改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