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夜閒閒沒事時,貓男工房開工
泰利亞 DT-2多管火箭炮車 DT-2無後座力炮車
簡單便宜又好用的三輪裝甲汽車泰利亞DT-2,一直是許多小國或獨立勢力的喜愛。製造商泰利亞公司也收到許多客戶的反應,希望能再增強DT-2的火力等級。但是泰利亞公司也明白DT-2的車體極限,於是採用低後座力的火箭發射器與無後座力火炮,就成為最好的選擇。泰利亞公司便透過採購的方式,向央國購買土蜂式多管火箭,以及聯邦的77厘米無後座力砲作為DT-2衍生車種的火力裝備。

DT-2多管火箭炮車
藉由DT-2輕便與高機動的特性,配合上多管火箭的投射火力,讓DT-2多管火箭炮車自推出後,就廣受許多小國或獨立勢力客戶的歡迎。
本車裝設央國製的土蜂式多管火箭,口徑84厘米,六管四列22連裝,最大射程10公里,以高爆彈來攻擊各種地面目標。操作人員可由車內直接控制發射,或在遠距離以線控發射。雖然是多管火箭,但是實際上是不能進行連續射擊的(因為車體會劇烈晃動到翻車)。所以通常是採用單枚射擊模式,或是以五秒射擊一發的慢速射擊模式。
不能連射的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就算後來泰利亞公司推出淘汰DT-2多管火箭炮車的TLK多管火箭炮車,但DT-2多管火箭炮車還是被很多小國跟獨立勢力繼續使用下去。
DT-2無後座力炮車
泰利亞公司在DT-2裝上聯邦製76厘米無後座力砲,用來執行攻擊戰車或堅固陣地任務的無後座力
炮車。不過在車頂裝設無後座力砲,並在車上射擊實在不是好主意。在射擊時劇烈的晃動讓很多
車組人員抱怨,發射後的後噴爆風面積範圍又過大,讓友軍人員不得不離的老遠。不過若是以打
了就跑的戰鬥方式來說,DT-2無後座力炮車還表現的不錯。
XTT1技術試驗車

本車是在聯邦對王國的大陸戰爭末期,聯邦為了開發新戰車的XT-4計畫,所製造用來進行技術驗證的試驗車。基本上是在T3的車體上裝配全新設計的XT-4概念炮塔,還有各種相關武器裝備系統。
外型上那個鑄造式球型炮塔是新設計的XT-4概念炮塔,車體則修改炮塔環過的T3車體。基本上除了裝配新式90厘米主炮外,還有炮塔內所使用的各種相關裝備系統。而本車任務就是測試各種會裝備在新T-4戰車炮塔上的新裝備,以蒐集實際操作時的各種資料。所以本車執行過包括90厘米主炮在各種天候環境下的實彈試射,夜戰用的紅外線探照燈裝置的測驗,新式測距儀與瞄準儀的功能整合測驗等等,這些一大堆的技術驗證工作。
不過由於大陸戰爭的忽然結束,XT-4戰車計畫隨者被凍結,本車也跟者被封存,最後是被送入戰車博物館中,以其他T3系列的姊妹車種一起展示。
外傳性質的設定
漢密斯王國 復仇系列試作型戰車

一號車

二號車
聯邦的"T3震撼",對王國來說不管是實際戰場上還是戰車技術面上,都是很大的刺激。其中對於曾親自在戰場上,只能無力的目睹友軍的HS-3戰車被屠殺,出身於自己家鄉的年輕士兵們被履帶碾碎的戰車技術者,諾魯特曼伯爵來說,這已經不只是悲憤了。強烈的復仇心,讓諾魯特曼伯爵不計一切的投入自己的資產,造就了復仇系列試作戰車的出現。
復仇系列戰車完全是以擊破聯邦戰車為主要目的設計,所以設計要求正面能抵擋住T3戰車的75厘主炮,88厘米戰防炮,還有更新式的90厘米戰車炮,這些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因此比起HS-4戰車有者更厚重的裝甲與車體。炮塔設計成減少正面投影面積的避彈造型,並裝備仿造自聯邦的88厘米主炮,以達到在任何有效射程內擊殺T3戰車與更新型戰車的目標。
由電動驅動的炮塔轉動裝置讓那厚重的炮塔,能快速的轉動追瞄目標。另外為了對付輕裝甲的目標,還設有同軸37厘米戰防炮或是獨立的20厘米機炮的副炮,以節省主炮的彈藥(一號車與二號車採不同種副炮設計,三號車則與一號車相同的同軸37厘米副炮)。
一號車與二號車採用中置炮塔後置引擎設計,而三號車則是前置引擎後置炮塔的設計,以空出後車身跟加大炮塔後部容積來儲存更多彈藥。三部試作戰車的引擎,全部採用了還在實驗中的燃氣渦輪引擎,除了具有高達800馬力的驚人輸出功率外,還能使用任何種類的燃油。同時拜驚人的高馬力比與寬履帶提供的低接地壓力,讓復仇系列戰車有者極佳的路外機動性。
但是復仇系列戰車的引擎的耗油量也是很驚人的,裝滿油料後的續行距離不到110公里。所以為了節省主引擎的油料,另裝設有一部小型柴油發電機,以供應全車內裝置的電力。另外車上有太多技術部分還是屬於實驗階段,零件半數以上都是特製品,這造成維修工時過長與保修困難。
三部試作戰車完成後,諾魯特曼伯爵透過關係,安排讓這三部試作戰車到前線進行實戰測試,並且真的達成設計目標取得戰果。但是這種完全無視製造難度與極高昂的生產費用,還有耗油量驚人與保修費時,連用鐵道運輸都很麻煩的戰車,畢竟不可能通過軍方的生產審核。
最後這三部試作戰車被運回王都郊外的基地,並保存了下來,現在一號車與三號車存放在王國的戰車博物館中,而二號車則被交換到聯邦的戰車博物館中。

三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