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 東半球的戰艦
王聯阿芙蘿拉王后號戰鬥巡洋艦
廷卡諾琥珀泉號戰鬥艦本艦為
梅菲斯特帝國海軍在雙王戰爭後建造的馮.艾薩森級無畏型艦,亞斯特洛海軍限武條約簽訂後,被移交至帝國附庸
廷卡諾的海軍中更名為「琥珀泉(廷國首都名)」號作為預備艦,以規避條約中對於帝國保有戰鬥艦的上限。
琥珀泉號擁有10門305mm口徑的主砲與12門152mm副砲,950年代中期廷卡諾在帝國海軍的授意下,將本艦駛往帝國本土進行延壽的近代化改裝,改裝後標準排水量略為上升至25800噸,航速提升至27.5節。改裝內容除了更換新的主機與鍋爐外,也增加了防空用的高射砲與4聯裝的機砲,另外還搭載了新式的彈道計算機與第一代火控雷達等,而改裝後增設的高聳前桅杆與其上繁雜的強波無線電天線是本艦的一大特色。
改裝完畢的琥珀泉號一直駐防在廷卡諾,艦上官兵多數為廷卡諾人,然而帝國的海軍顧問仍常駐艦上,擔任為帝國海軍傳令的任務。
拉錫雅紛爭爆發初期,在不影響帝國本土艦隊的戰力考量下,帝國海軍隨派出了琥珀泉號,帶領2艘銀十字級近洋砲艦穿過米薩怛海峽前往拉錫雅,成為最早抵達的列強戰艦,其後曾兩次對逼近吉哈室達近郊的顯聖軍進行砲擊威懾,艦上的陸戰隊(廷卡諾外籍雇傭海軍步兵團)也數度登岸協助拉錫雅政府軍擊退顯聖軍的襲擾。
央國撫遠號戰鬥巡洋艦
央國鎮國號戰鬥艦
阿蒂堤亞羅剎號戰鬥巡洋艦
將國黑豹號戰鬥巡洋艦
聖克勞茲評議會號戰鬥艦(by.張邁可)在貿易戰爭結束之後,聖克勞茲陸續完工了在貿易戰爭時來不及完工的各式海軍艦艇,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代表聖克勞茲也進入超無畏艦時代的星系級戰艦了。不過此後聖克勞茲卻幾乎沒有再建造新艦,這是因為聖克勞茲赫然發現原先最大的假想敵特瓦王聯已經在貿易戰爭中遭到擊敗,作為准同盟關係的沙諾和聯邦又與其最大假想敵漢密斯王國進入了外交蜜月期;一時之間這世界似乎進入了和平時代,不再會有需要大量軍備的大規模戰爭了。而隨著亞斯特洛條約的簽訂,聖克勞茲在海軍限武中的主力艦名額被確定為六艘,這也讓已經有了六艘主力艦的聖克勞茲沒有動力建造新艦。
但是隨著944年沙諾和聯邦的列貝爾級戰艦下水,使聖克勞茲不得不改變停止建造新艦的想法。實際上,列貝爾級戰艦的設計給這世界帶來了莫大的震撼;其設計汲取了很多貿易戰爭中的教訓,採用了重油專燒鍋爐、加厚水平裝甲、裝備主砲連動裝置等諸多新設計,但最重要的是裝備了高仰角16吋主砲以打出高角度落彈。於是在列貝爾級一出後,世界各國驚覺自己手上的戰艦全都變成了過時的玩意,結果就是各大列強們紛紛開工建造採用類似列貝爾級設計概念的新型戰艦,而後這類使用高仰角15吋或16吋主砲的新式戰艦就被人們稱呼為「後貿易戰爭型」或「條約型」戰艦。
而同樣身為列強的聖克勞茲,就在「如果其他列強都有而聖克勞茲沒有豈不令人笑話?」的心態下,不得不選擇跟風也來建造新式後貿易戰爭型戰艦。但問題來了,聖克勞茲根本沒造過啥高仰角大口徑主砲,如果真要等還不知道會不會研發成功的高仰角主砲搞出來後才建造戰艦,不說等個五到六年、恐怕至少也要等個三或四年才能動工,如此一來根本太晚了。於是聖克勞茲海軍決定,乾脆先建造一級裝備高仰角14吋主砲並使用後貿易戰爭型設計的戰艦來作為技術試驗艦,而後再建造一級使用新研發15吋主砲的真正後貿易戰爭型戰艦;不過身為在其他列強都已開工15吋或16吋主砲戰艦時建造的14吋主砲戰艦,這級技術試驗戰艦的14吋主砲數量應該要足夠多到能以火力投射量壓倒16吋主砲戰艦。
這個結果就是首艦評議會號在945年9月開工的評議會級戰艦。評議會級戰艦的設計可謂十分另類,裝備主砲連動裝置、使用重油專燒鍋爐與更厚的水平裝甲等後貿易戰爭型戰艦特徵自然不必多說,可是本級艦在艏樓及艉樓上設置主砲、並於艏樓和艉樓兩側放置砲廓式副砲的設計就顯得非常特殊。不過評議會級最顯得奇特的地方就是主砲了,評議會級的主砲居然採用了史無前例的四連裝砲塔,而且還喪心病狂地一裝就是五座!這給予了評議會級駭人聽聞的20門主砲火力,單只考慮火力投射量的話,那這20門主砲齊射的火力投射量會是16吋主砲戰艦的1.5倍有餘!不過說是這麼說,後來各國在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時發現這些四連裝砲塔設計完全稱不上是先進,其只是把兩個雙連裝砲塔簡單地並聯到了一起而已,這些四連裝砲塔甚至還在中間有一道40mm厚的裝甲板將兩邊分隔開來。
另外評議會級戰艦的設計也在聖克勞茲海軍中招致了不少批評,這些批評論點主要集中在評議會級採用有Q與Z砲位的分散式主砲設計以及三根煙囪的分散式煙囪設計上,這導致了評議會級的致命帶過長,連帶使得評議會級的主裝甲帶不得不拉長;結果使得評議會級的裝甲最厚處居然只有330mm,這根本連評議會級自己的356mm主砲穿甲彈都防不了!之後在首艦評議會號完工後進行的海試又發現了更大的問題,那就是評議會號主砲進行齊射時所造成的後座力會使艦體嚴重側傾,若是在較為惡劣的海象下甚至可能傾覆,因此評議會級戰艦將只能以各砲塔依序射擊的方式進行半齊射;也就是說,評議會級在不能齊射的狀況下也不可能用火力投射量壓倒16吋砲戰艦!鑒於這種種理由,使得聖克勞茲海軍始終對評議會級戰艦評價不高,乃至並不喜歡這級戰艦。
但不管怎麼說,評議會號與其姊妹艦最高法院號完工之後,仍為聖克勞茲給其他國家帶去了不少震懾——畢竟20門主砲看起來還是很恐怖的;而此時使用自評議會級獲得之經驗教訓進行設計的15吋主砲聖克勞茲級戰艦也已準備開工,因此聖克勞茲海軍儘管不是很滿意但仍最終接受了評議會級。而後聖克勞茲海軍給評議會級準備了一項任務,那就是在950年率領聖克勞茲海軍的所有新造艦艇進行環球訪問航行。
以新造海軍艦艇組成編隊進行環球訪問航行本是沙諾和聯邦為宣揚其國威而率先於945年進行的事,但由於迴響熱烈,使得此後各大列強紛紛在自家後貿易戰爭型戰艦完工後也進行仿效,結果成為了海軍假日時代一道特別地風景。本來聖克勞茲也可以等待聖克勞茲級戰艦完工後再進行環球航行,聖克勞茲海軍也認為如此效果更大;但是時間不等人,在950年時還未進行環球航行訪問的列強只剩下了從不營造國際形象的王聯與聖克勞茲而已。所以在950年,聖克勞茲海軍不得不以評議會級戰艦為主組織了這麼一次航行。
雖然說有點被趕鴨子上架,不過這次環球航行可以說是順利圓滿。這支環球航行編隊一路從聖克勞茲首都史卓克出發,一路停靠聯邦雷貝馮的金貝利、聯邦阿卡加的亞斯特洛群島、潘國的亞法隆、蒼蘭的汶埠、玄國的京兆、納東的一瀨台場、央國的漢都樓、穆克塔的穆克沙與帝國的聖露希萬堡,最後回到聖克勞茲北方的林茨堡。而在環球航行中,兩艘評議會級的一項表演項目幾乎為各國民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每當要進港或是有重要人物來訪需鳴放禮砲時,聖克勞茲海軍都會使用一艘評議會級上的主砲擊發空包彈來做為禮砲;由此兩艘評議會級戰艦被世人所牢記,並且還獲得了「海軍假日奇觀」的稱號。
而在評議會號與姊妹艦最高法院號回國後,本來隨著聖克勞茲級戰艦的建造,名聲之類的事物就該開始遠離她們了。但此時彷彿上天開了個大玩笑,隨著952年聯邦發生了經濟大恐慌並蔓延到了聖克勞茲,建造到一半的聖克勞茲級由於政府緊縮銀根的政策遭到了中止,結果這兩艘並不受聖克勞茲海軍喜愛的評議會級戰艦居然得要在接下來至少十數年內以最大巨艦的身分代表聖克勞茲!
於是到了960年代,由於每逢有需要出動戰艦代表聖克勞茲參加的觀艦式時幾乎都是由評議會級擔當此種角色,加上基本成為此類場合例行表演的主砲鳴放禮砲,評議會號和最高法院號就此成為聖克勞茲無論國內外最著名的兩艘戰艦;其中評議會號因為是首艦並且較常開放聖克勞茲民眾參觀,居然還成了聖克勞茲民眾最為喜愛的一艘戰艦。而兩艘評議會級也在950年代後期進行了改裝,主要加裝了76mm高平兩用砲、40mm機砲與20mm機砲等對空武器加強其本來貧弱的對空武力,同時也對後部艦橋進行了改造,並在改造後的後部艦橋上加裝了吊車與在Z主砲塔頂上的飛機彈射器以增加評議會級使用水上飛機的能力。就這樣,評議會號與其姊妹艦最高法院號迎接來了967年。
聖克勞茲人權號戰鬥艦人權號為法律級的2號艦,為
聖克勞茲海軍第一級的無畏型戰鬥艦,是緊跟在王國海軍古斯塔夫無畏王級之後建造的戰艦。
本艦裝備有12門305mm口徑的主砲與15門152mm的副砲,在建造當時火力可算十分強大,然而到了940年代已經是聖國海軍中艦齡最高的戰艦,經濟大恐慌的爆發也使得新造艦計畫遭到取消,使得人權號與其姊妹艦法律號只得不斷的延役。到了950年代中期聖國海軍也嘗試為兩艦進行延壽的近代化改裝,然而由於法律號於貿易戰爭中龍骨遭到戰損,被聖國海軍判定投資後的報酬太低,所以僅就艦況較佳的人權號進行大規模改裝。
改裝工程中法律號更換了新的鍋爐,排水量增加為22500噸,航速恢復為建造初的21節。其次聖國人為人權號還增建了大型化的艦橋,以配置新式的火控設備與人員,增設高射砲與單、雙聯裝的大小口經機砲,增設水上飛機彈射器等等。
做為聖國海軍中的老艦,法律號可謂無役不與,服役後不但參與了貿易戰爭中的大海戰,在其後各個與聖國相關的殖民地紛爭中也經常出現她的身影,直到960年代時仍舊不改其色,分別參與了拉錫雅顯聖軍干涉、
托納納水瓶號事件與第二次聖阿戰爭,是足以代表聖國海權力量的著名功勳艦。
菲莉特菲莉雅女公爵號淺水重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