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
95X年由塔爾斯堡公司生產的帝國國產汽車,價格非常便宜,連一般的平民階層也能購買,但是性能也非常的陽春。960年時塔爾斯堡公司有推出優化專案跟升級版,正式名為"坦伯特型"汽車,該型汽車在帝國是十分常見的,同時也被販售至海外。

牙犬在957年初擔負起帝國軍的彈藥車運輸、火砲拖拉等工作,戰爭期間主要被帝國工兵大量的當工程車運用。儘管性能優越也受歡迎,但是牙犬生產不易,在968年底時產量已經漸漸的減少了,不過仍有一定的數量被帝國軍使用。

帝國皇家警察要求開發的鎮壓車輛,旋轉砲座可安裝噴水器、機槍或是催淚瓦斯拋射器,後方也設有供警務人員站立的基座跟抓穩的圓形鋼條。大多數的RTO-22都被派駐在帝都,其餘的則適量配發給治安較差的地區。

RTO-23是大戰爆發後,軍方將RTO-22改良來彌補裝甲車輛的空缺的產物,它配有20MM機砲,也有不少RTO-23被改裝成指揮車。

野弧是大戰期間帝國軍最常使用的小型軍用車,它的性能優秀,非常受到官兵喜愛。

由帝國知名企業藍寶石公司在960年代所開發出來的高級民用車款,通稱"寶石汽車"或"藍寶石"。該車主要是針對顧客良身訂做或設計,屬手工打造型的精密汽車。因此不論在性能、可靠性、外觀以及內裝上都非常高級,價格也高的嚇人。
它主要的販售對象為帝國的各階貴族及富有仕紳,這款車因有管制條例,法律上是不外銷的。僅有漢密斯王國透過外交關係購得其生產版權自行仿產。雖然被嚴格管制,但仍有小量的海外訂單(管道大多數是透過費沙自由市,但價格更是比帝國國內定價高上數十倍)。

身為世界最大的裝甲列車保有國,帝國擁有數種新舊不一的裝甲列車在服役,其中較為先進的裝甲列車便是PNZ-3型 被稱做"裝甲古斯"的裝甲列車。裝甲古斯配有機槍座、砲座以及全方位裝甲保護的車廂,負擔起帝國軍的各種任務。

笛狼是帝國軍的制式摩托車,800cc的排氣量,可搭配側掛車。主要用於傳令跟短偵查,也常由憲兵單位使用。

帝國軍在966年推出的重型反戰車槍。

955年開始裝備給帝國三軍的制式卡車,非常可靠。

嚎犬是帝國軍在967年中開始使用的新型武器,主要是擔任機動砲兵的任務,大多被集中使用,專門用來壓制敵軍防線。嚎犬是由軍用工程車牙犬改良而來,裝有10條發射架並配有80MM火箭彈共20發。嚎犬的射程長、機動性強射速也快,很快就成為帝國軍隊不可獲缺的支援武器。但戰爭期間因為牙犬工程車的數量有限,爾後帝國所生產的嚎犬大多由低價的貨車跟卡車來改裝。

偽都尼爾童話XDD,帝國最著名的水上飛艇。(尚未上色)

帝國水偵..........吧??(尚未上色)
填上目前已確定帝國火砲

繼反戰車槍後帝國在966年推出的反戰車武器,破壞力跟穿透力的確比反戰車槍強大許多(應該是說十分強),但是也更不方便攜帶,它不太受士兵的好評,主要都被拿來當作防守武器,同時這款2.8CM的反戰車槍也交由傘兵部隊使用。

在任何場合都很受帝國軍隊歡迎的小型火砲。

帝國在戰爭初期的火砲,威力薄弱,沒多久就被淘汰了,之後被加工成為防禦武器跟火箭彈發射器。

帝國軍在大戰期間最常使用的主力戰防砲,拜帝國的高水準工業之賜,這款50MM火砲能夠擊毀大多數的輕中戰車,也是帝國軍生產數量最多的火砲之一。

在戰爭末期推出的帝國戰防砲,專門用來對付重戰車。

帝國軍用75MM加農砲,產量極大,是帝國軍的主力火砲之一。

帝國軍用75MM榴彈砲,產量極大,是帝國軍的主力火砲之一。

150MM的帝國軍用重型火砲。

帝國早期的裝甲車,也是最早增設無線電的帝國車輛,最初期型(A型)是沒有配備任何武裝的,直到B型才增設一挺機槍。大戰爆發時這型車輛仍在帝國軍中服役,以極快的行駛速度充當帝國軍的偵查車輛,同樣的這型裝甲車也被帝國警察所使用。
開放外購。聯邦
大戰期間的聯邦制式戰防砲,也是950年以來全世界最優秀的火砲,可用來防空跟對付地面目標,射程長且準。
王聯
王聯軍中最常見的四輪吉普車,常被當作軍官用車,附有遮雨棚。

輕騎兵是款速度極快的偵查戰車,也是王聯第一款制式化的戰車,除了裝備本國軍對外,也對外販售給許多國家。在戰爭期間,它充當王聯軍武裝偵查時的主力,在戰爭期間也被改造成指揮戰車。

王聯的S-2 D型騎兵戰車,與重裝步兵戰車K-2互為搭配,構成王聯裝甲部隊主力的骨幹戰馬。

K-2身為重戰車,具有難以擊破的厚重裝甲,但是它的速度慢,初版的火力也太薄弱,但是大戰爆發時量產的高倍徑榴砲,堪稱是碉堡跟裝甲殺手。砲塔設有車後機槍,可射擊繞到後方的敵兵,除此之外也設有車長機槍(12.7MM的重機槍,詳情請看輕兵器展覽區。)

王聯軍的制式軍用卡車,以耐用跟堅固度聞名。

賈克是王聯在967年推出的新型中戰車,具有極強的越野能力,換裝高精度的57MM高倍徑主砲後,成為非常具有威脅性的戰車,不論在防禦、速度跟火力方面都極為優越,缺點是非常不舒適,空間小因此砲彈的裝數太少。

王聯最早配備的裝甲車輛,武裝僅有一挺機槍,且容易故障又不夠快,於是逐漸被BA-2淘汰或轉由後方部隊使用,但是大戰爆發時仍有不少BA-1在前線服役,該裝甲車曾大舉販售給外國。

開發出來取代BA-1的新型裝甲車,同樣只配有機槍,但性能已經大幅提升,非常可靠。原是以偵查為主的軍用車輛,但火力薄弱的問題仍沒有改善,戰爭爆發後BA-2除了偵查外,也漸漸被改裝成指揮車跟聯絡車。

戰爭期間王聯軍中大量配發的步兵速射砲,裝有15發的條狀進彈盤(後期為25發),使用破片彈跟穿甲彈,它射速不高但是威力強大,可以輕易的擊毀帝國軍輕戰車等級以下的各式車輛,同時也可以用來破壞防禦工事或殺傷步兵,是相當實用的輕型火砲,王聯軍的每個步兵排都配有一台,唯一的缺點是過熱。

王聯軍在戰時大量使用的轟炸機。

世界上最大的戰艦,王聯的"天授神權級",預計建造四艘,但在969年時僅有一艘"萊奧納斯號"完成下水(於北方艦隊服役),另外一艘"法蕾女王號"也已經建造到一半。
克利斯提亞王國
由克利斯提亞王國製造的輕戰車,武裝是20MM機砲一門,因為車身容量大,對駕駛兵來說算是非常舒適的車款,同時也可以改裝成自走砲車、突擊砲車跟火焰噴射車等特殊車種。除了克利斯提亞防衛軍之外,也販售給各國用戶使用。該型車已有相當多的數量為帝國附庸軍所使用。
外購:可(無任何條件

同樣是由克利斯提亞王國製造的快速戰車,這型戰車使用方向盤,讓只要學會開車的一般人都人順暢的駕駛,T66使用45MM短口徑的戰車砲,並擁有同軸機槍,不過並沒有車體機槍。
開放認領區
940年代的汽車。

同樣是940年代的改裝汽車,克利斯提亞王國製造。上圖是線稿,下圖是加裝機槍

967年產的四輪驅動車,適合越野跟山路。

開放認領之六輪裝甲車,可裝上小型的速射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