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對重組珀明的設定構想。=================================================

珀明王國
國 花:林檎花
國 歌:
首 都:璊安
國家格言:「克制與睿智」
國家代表色:黃、淡紅、白
國際地位:獨立國家
【領土範圍】
967年,珀明國領土範圍

【簡史】
「麥海汪汪,汗珠滋土。雪牙冰水,百鳥齊飛。」
詩人筆下的珀明,好不一幅風景明媚、田園景色,安祥而富足,但有誰料到,在這片黑土地上,距今約數百載前,曾是飽受腥風血雨滋養的土地 ?
萬馬弓騎,跨山拔水,如同幽魂烈火,克薩爾人大舉南侵,不費吹呼之力,便把神州北朝覆亡,時人言「天鞭」也。他們如水瀉平瓷,迅速便往諸方續行征戰,包括當今的珀明半島。
此時珀明半島,由北朝分封的明王毅所治,乃北朝皇室子裔,受命拱衛西北疆境。怎料西北安泰,卻朝廷身先死。還在苦惱要否棄守土之責,未受皇命,領兵勤王,便已接來京師失守,寇夷來犯的消息,真可謂此料所不及。明王毅雖為貴胄,但土生土長,久居西北卑寒地,更雜有安秋民族血統,沾有其尚武刻苦之風,故善弓馬,體壯而健,非出於婦人之手之輩也,奮令迎戰克夷。
但歷史總是奇妙的,或許明王毅沒有與克夷相遇,是天眷褔氣,畢竟大陸上沒有多少民族,能抵禦它的侵略。就在明王毅佈備期間,竟傳來克夷退兵的消息,原來是克夷大汗奔天,故其軍馬盡退回大草原,參與更為重要的權力競賽。
此後,克夷再次到臨時,已是名神州官吏樣的使節,克夷久經神州化,已取用神州官僚系統,生性亦稍變和善,派來使節,以圖得明王順服,明王毅雖剛勇,但亦非愚昧徒輩,早聞神州諸國,泰半均被克夷所克,無人能擋,故明王毅忍於一時,向使節宣稱順服,克汗悉後大喜,許仍保有故土、故銜。
數十載後,克夷日益衰敗,叛亂群起,時任明王的容建認為時機可乘,續起兵反克,拓展疆土,惟局勢混沌,一時未敢揚言興復北朝,免招眾矢,看來明王建承繼王位之餘,亦存留有先王的睿智,且經過歲月的洗禮,亦對神州中央的歸屬感降低,反而更自覺為西北--安秋的主人。或許這項當時被臣下以為懦弱的舉措,其實拯救了明王,畢竟就歷史可見,其他中原地區,舉着北朝旗幟的勢力,均一一被朱朝所滅。明王建見天下底定,逐故技重施,看穿朱朝初建,百廢待興,力有不及,急需外邦順服承認,以固權威,因此明王建續以安秋王為名,向朱朝納貢奉表,示意對朱朝順服,朱朝皇帝實亦心知肚明,但見明王今助其樹威,又感激明王先前克制,沒有聯同復興北朝勢力,共同抵制朱朝,令朱朝今可坐穩天下,故皇帝對明王,心底略有幾分敬佩和謝意,故禮尚往來,許明王仍掌其地,又加賜「珀」字居名首,以昭其地位高貴,如同琥珀。
自此「珀明」一名,正式誕生,而享有這新名字的半島,正當以為可進入比較安穩的時期,歷史卻為它留下驚喜。
珀明王建剛逝,珀明王羿初即,西面的近鄰卻開始不太安份。素以仿效珀明的輝月皇國,今起弒師之舉,珀明實早已與它多次磨擦,介為輝月這傲慢學子,試刀行為,但均不及今偷襲擊珀明邊防,來得兇狠洪洪,故年輕氣盛的新羿,決定征伐輝月,以圖一勞永逸。
終珀明以優勝的調度和物量,在水陸方面均打擊輝月,挫其傲氣,遺憾就是,羿沒有看到最終勝利,便因感染肺疾而逝,故原定吞併全輝月的計劃,無奈以僅佔取石丈山議和作結,而主責今次戰事的將領第五玠,回京後亦被新王鹿,視為對仇視之先王羿的報復,下令流放至黃嚴島,並大行肅清,共計數萬先王建、羿曾重用的官吏將領,及所寵幸妃嬪,均被流放下獄,施以極刑。原來昔日羿與鹿同父異母,然父王建偏愛羿,群臣亦隨君之喜惡,輕慢容鹿母子,故造成鹿對父兄的怨恨,和對臣下的痛惡,性格乘僻,埋下對群臣的殺機。
然鹿雖殘暴兇惡,但卻有一番治國本領。其為爭取民眾支持,對付貴胄為主的臣下,放出王室、及從被下罪貴族剝奪的土地,制定均田制,使王權與民眾直接連繫,跨過貴族這層隔膜,令民眾因從王室取得耕地,而感恩載德,支持王對貴族的打擊,畢竟打擊貴族越兇狠,民眾便能可期獲得更多土地,更有甚者,鹿為削弱以安秋民族為主的貴族集團,刻意鼓勵誘使原先社會地位底下,但有資財及理財經商本領的神州商賈前來,予以官職及重用,逐漸取代朝中安秋官吏。或許,鹿對父兄的恨,演變成對安秋民族的恨,目的與親近安秋之父兄,劃清界線,據說鹿亦有自殘傾向。
但這僅是曇花一現,對貴族高壓的打擊,只是招惹貴族更為激烈之反撲。這時各地貴族,起兵反叛,由於珀明此時軍力依賴安秋貴族,鹿只餘手無搏雞之力的神州裔官吏,和未經訓練之平民,可謂危急存亡之秋。
果不其然,鹿被貴族聯軍圍攻下,自裁於璊安宮中,史稱「王子之亂」( 事因鹿死後王位不被承認,僅以王子稱之 )。但亂事未完,就在貴族們退兵回原地,各自為政,進行割據時,先前偏居一隅,沒有出兵的貴族海陵農氏,早已暗中收編保護,當日鹿帶來的神州人員,任用他們,農氏領主農衛是名實用主義者,他不排斥無論安秋還是神州,只要乎其所用,對其有益,一概可用。這批神州官吏,引入神州先進的耕作、工藝技術,並利用其經商人脈,促進海陵與神州朱朝的貿易,理清財務,改善徵稅效率,令海陵成為諸貴族勢力中,富甲珀明者。
就在海陵利用物力優勢,逐漸吞併各大貴族的同時,北部之藏京真旬氏,亦利用對安秋傳統的強調和振興,獲得不少貴族支持,成為安秋貴族聯盟的首領,自此,海陵農氏與藏京真旬氏分庭抗禮。同時期,輝月皇國的知蛇氏為樹立權威,亦欲透過一場征戰獲得威名,而它看上了安秋,故此輝月知蛇氏與海陵農氏一拍即合,共同合謀對安秋貴族聯盟進攻,結果因安秋腹背受敵,又貴族間各自互不統合,藏京真旬氏的領袖地位徒具虛名,日漸兵敗如山倒。此戰之後,海陵與輝月協議,瓜分安秋貴族聯盟土地,輝月取回原屬輝月古神國的部份土地,海陵則取得其餘泰半部份,史稱「半島之戰」。
海陵農氏在戰後,與輝月結成姻親盟友,開始往後數百年之交,同時經此一戰,安秋貴族勢力已大為衰弱,珀明盡歸海陵農氏所有,故農衛認為時機已到,正式上表納貢朱朝,並以容氏支系為由,請求容許承繼「珀明國王」稱號,原來海陵農氏為昔日珀明先王毅子裔,分家所出,本是容氏,並附神州裔官吏 書,稱農氏禮遇朱民,重用神州官吏,朱朝皇帝見表後,認為珀明局勢已定,許賜海陵農氏繼承「珀明國王」。迄今的珀明王國,即為此。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數百年光陰似箭,此時朱朝國力已大不如前,較之新來之異邦人,其形同鶴髮蒼班的老人,百病叢生,反而異邦人如同陽氣昭昭的青年,帶來無數新奇事物,一貫來者不拒的農氏,很早便意識到它們之益處,這是因為農氏透過自身繁勃的海貿,經已聞訊彼方有着不弱於朱朝的異邦,且可能是血統中,安秋民族及的警覺,在朱朝等傳統神州大國,仍在自身夢鄉甜睡時,經已托船人帶回與異邦相關資訊。
故至神州迎來真正的危機,即朱朝遭受特瑞希瓦爾的攻擊時,珀明經已有一定程度的準備。在此前,能善理財、銖算之術的神州裔官吏,不少執掌珀明海關,而凡任此職者,需通曉熟習多種外語,故乘通商口岸,往貿繁勃之便利,近水樓臺,窗口芽穗,外國見聞如醒醐天天灌頂,日漸耳濡目染,更有甚者,隨船前往外地,親聞新知,帶回本國。由於此類官吏,官商一體,在商人根性的驅使下,最先注意到,就是異邦會計財帳、銀行制度與自身的不同,還有對私有財的保障,特別是這些官吏,不少其父叔表兄輩,本身就是珀明的票號世家,有着嚴謹,及對金錢的敏銳觸覺。故他們如獲至寶、伯樂見良馬,開始密鑼緊鼓地帶回珀明翻譯,並嘗試應用之。
到特瑞希瓦爾侵犯朱朝時,珀明經已有着一定數目的通譯、經匯人材,作為珀明改革之基底,很好地接上這股把豬吹肥的風口。
就在朱朝仍把改革着眼於軍事建設,圖能抵禦外侮,珀明卻把重點放在經濟上的改革。因昔日神州至東北半島貿易,及神州與北島間海貿,蓬勃起來的珀明票號街,煥然一新,成為依從外國標準的現代化銀行集中地,這為珀明提供了外匯取得,外國商貿便利,及保障自身國家經濟、資本自主的力量。把昔時的貿易往來,更上一層樓。
不過特瑞希瓦爾在珀明周遭鄰國,如朱朝、北島及輝月的行為,仍是引起珀明相當的關注和提防,但珀明除對自身軍事上的加強,更為重要,是其利用國際外交之力量,令異邦相互拑制。其拉攏漢密斯王國及潘國,結兩國之交好,以圖對特瑞希瓦爾產生箝制力量,相互制栓,形成力量均衡的局面,保障珀明的和平。
相較之下,外面局勢卻顯得較波濤兇湧,此一時期,神州正值朱朝覆亡,陷入往後長達三十年之內戰,而輝月呢,則仍在百廢待興之中。此時珀明藉着相對安穩的環境,吸引外國資本,轉來投資經商,並穩步發展國家工業,視神州的內戰,為有利可圖的市場,助長了軍需品工業的發展,但整體仍是維持發展民用產品、輪船生產,這擁有長遠穩定市場的工業,畢竟經驗豐厚的珀明企業家,深知世上沒有永遠的戰爭。
這個判斷是正確的,三十年後,神州內戰正式結束無多久,與珀明有着貿易往來關係之北領公,建立玄國取代朱朝,成為新的皇朝,朝代更替又轉了一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珀明雖然很多面貌,已經和千百年前不同,但唯一不變的是,就是其克制、睿智和對神州皇朝的順服,這些保障珀明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航行至今天。900年,珀明向玄國正式遞交國書,成為國際上最早承認玄國的國家之一。
【國體政治】
國家領袖:
珀明國王農襄灝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
國號
官方全稱「珀明王國」,簡稱「珀明」,但亦有如「安秋」、「海陵」這些源自古代的稱呼,流通於非官方範疇。
兩議營苑
珀明的大內議營苑,及庶書議營苑,性質分別等同上議院和下議院。名稱如此,實是為能同時迎合安秋及神州裔民眾,故兼用具備安秋特色的「營」,和神州色彩的「苑」,這包含了對兩族人民,能共同參與國政之祈盼。
但現實是和理想是相遙距的。由於資產收入及學識的差異,導致絕大部份安秋人,難以滿足進行選舉活動所需條件,更遑論那些投票資格的限制,致使大部份議席和政黨,都由神州裔精英把持和組成,政治是他們的私有玩物。當然,這也不是說國家就毫不重視安秋民族,畢竟安秋人佔了珀明人口接近半數,是不容忽視的,故此兩議營苑保留有一定固定席位,經由國王委任安秋裔人士擔當,而事實上亦有部份神州裔議員,關注安秋裔權益,為它們提供協助。另外順帶一提,大內議營苑的議席,全由國王委任。
【人口分布】
約八千五百萬
【貨幣及語言】
貨幣:
珀圓
1珀圓 = 10明毫
語言:
官方語言乃神州語。
【宗教】
安秋薩滿
安秋民族的傳統信仰,為在北神州一帶廣範存在的原始巫覡宗教,以着神秘喧鬧的儀式及火祭為標誌。雖然,珀明王室主要信仰為神州傳統宗教,但為顧及安秋裔民眾對王室觀感,及表現對安秋民族文化的重視,王室每逢安秋薩滿有大型祭祀活動,均會派出王室成員出席。
安秋神道
一種意圖揉合安秋傳統,及神州系古老信仰,建基於調和與融合,自強國風之宗教行為的總括,是為統治階級發自主動意識上的追求和探索,可謂具備創新,及回望傳統根源的意念。其強調宇宙萬物,秩序上的更替和規律,具有形而上探討和描繪的特質,在有意識和無意識間,兼容了一定程度的外來宗教,與早已息微的概念,這可能取材自北島,和包括時間與空間上的遙遠之佛教。
其認為心自在和物在外的昇華,有着其規律,若有勃此律,即陷於輪迴的沉降,物表面和心內在也必沉降形衰,反之,則昇華,心物同體形盈,直至化境,但又建基於安秋固有的實用主義,並不冒進虛無,稱能脫輪迴,僅是以高低論之。而純潔、儀式、順服是所強調的,也是昇華的途徑,這很輕易被王權利用為對統治者的順從。教義人居於中,則上有大能善者,又曰超人也,意即超越人之能耐,然又非必為人體人貌,智崇高德兼備,亦可歸之,而人下有殘人,即智或體不俱善,有所缺陷者,然仍為人,降之則諸一般動物,降之則死物者,再降之則無,此即謂「神道」。
但由於學理上的艱深和枯燥,自古以來局限在上流知識份子,和統治階級,故又稱為「秘教」,此神秘色彩的名字,更拒人於千里,逐漸形同象牙塔般,失去活力,故安秋神道原初的存在意義,已幾近可謂完結。至近代,再歷外來思想衝擊,信善者已為甚稀。不過新思想來臨,會否意味新的機會 ?
【進出口】
進口大宗:工業設備、茶葉、鐵礦石。
出口大宗:糧食、農產品、煤礦、民用品。
【外交】
與列強的外交關係:
與玄國關係友好密切,雖然國際外交上的定位,是兩個主權獨立國家的結盟,但看來仍保有一種神州色彩的關係,以玄國馬首是瞻。
而與王國、潘國,由於過往共同抵制王聯的外交合作,相互之間抱有好感。
與鄰國的外交關係:
與輝月皇國關係緊密,如同夫妻倆,而事實亦曾結為姻親,故在西北半島利益的立場上一致,經濟合作亦密不可分。
至於甲府方面相較曖昧。由於過往的交戰與敵視,雙方長期以對方為假想敵,互不信任和提防,但自進入近代以來,由於非官方的經貿合作日益蓬勃,及甲府在發展工業上對珀明技術的需求提升,關係逐漸緩和,故甲府藉輝月作中間人,開始與珀明發展外交關係,然而在歷史及領土問題,看來仍稍有齒痕,有待磨合。
【國力評比】
工業
★★☆☆☆基礎輕工業﹝手工工廠﹞
有着豐實資金,又機智敏銳的珀明資本家,看出周邊只偏側重工業及軍工業發展的鄰國,將會留下廣大而空餘,對民用產品需求的市場,例如像玄國般人口眾多的國家,即使列強商品的進入,也不可能完全搶佔市場,而且神州民眾當時對列強仍留有反感,若珀明能利用同是神州人的身份來宣傳,並以此同聲同氣的優勢,生產合乎神州人口味的產品,例如印有傳統吉祥圖案的食具或洗滌用品等,定能很好地推銷,加上珀明有着在地優勢,能方便銷往玄國北部及西北部地區,省免長距離運費,降低生產成本及價格之餘,亦能迴避列強資本主要盤踞的西南地區,免生貿易磨擦。另外先前因着神州三十年內戰,亦刺激了軍需工業發展,當然,戰爭的結束一定程度上,令某些財政不夠穩健,或過度投入的軍需工廠事後倒閉,形成少許風波,但幸好的是,大部份都在適應後,恢復回民用品生產,步回正軌,而此亦為珀明工業家,提供了保貴的經驗。然而有一點值得為意,就是隨着近年玄國工業發展的重新調整,逐漸變得均衡起來,在玄國如海般的廉價勞動力支持下,其生產之大量低廉產品,或許將會對包括珀明在內的外國民用品銷路,產生威脅。
不過值得提及是,珀明作為主要糧食及農產品生產國,卻大方地與輝月的加工食品業合作,代為銷售輝月的魚罐頭和海鮮乾貨,當然了,它們全都貼上珀明的商標。
冶金
★★☆☆☆能穩定的提煉鐵
在長着金旭麥穗的珀明黑土地下,是蘊藏量深厚之煤礦,它們的存在為珀明煉冶業,提供穩定廉價的原料支援,但珀明本身缺乏鐵礦,仰賴玄國供應,昔日連接西北半島及神州之「明兆道路」,主要流經商品便是鐵礦石,不過由於古時與外夷交戰的需求,及安秋民族帶有的樸素性,其製造的刀劍雖樸實無華,而耐用實際,時至今日,這條貿易道路已化身成鐵路,連貫西北至神州,形同一條重要動脈,其外,得益於玄國對鋼鐵的高度需求,卻產量不能滿足市場,故珀明某些主要煉冶廠,亦有進行着從玄國輸入鐵礦石,再生產成鋼銷回玄國,從中賺取差價的買賣。
化學
★☆☆☆☆染料
作為神州糧倉之珀明,依賴着地母賜予的黑土地,對於化肥興趣乏乏,不過隨着輕工業的發展,漂染業的需求增加,染料的研發和生產得到很大重視,被珀明資本家認為是有利可圖的投資項目,紛紛投入不少資金,令染料發展得到充裕資金,引進外國新潮流行的染料、新進的漂染技術,亦吸引國內專材投身相關研發,這最終其實惠及了珀明的輕工業,因為使其能利用珀明的區位優勢,生產價格相對普羅,而款式與外國流行類近之服飾,銷往神州及國內的中產階級。某程度上,這亦反映珀明的商人,非常善長於把許多技術,轉化成具商業價值的東西,珀明近代史便是由這股商人魂支撐起來。
物理
★☆☆☆☆古典物理
局限於神州傳統教育和思維,對物理及宏觀物質世界的忽視,而強調人文和實用方面的發展,故致使珀明在物理範疇,亦乏善可陳,當然,珀明亦有在仿效玄國方法,在國民教育中強調起自然科學的重要,但同樣可以預料,有效成果不是短期以內的事,而是需數代人的耕耘。
航空
★☆☆☆☆自製不可能、只能維修
或許我們應該感恩,致少相較數十年前,珀明現在應該沒有多少人還會叫飛機作鐵鳥,這得歸功國民教育的推行。而隨着民用汽車製造的發展,珀明經已掌握了生產及維修引擎的技術,加上由於北部廣大人煙稀疏地區牧民需求,亦促成小型飛機航運業的發展,運來郵件和物資。畢竟,在這種地方開拓道路或鐵路,並不合乎成本效益,更適合只需短草地一片的飛機。
造船
★☆☆☆☆驅逐艦
珀明作為半島,三面環海,自古與彼此相近的神州、北島、輝月,進行密切繁勃的海上貿易,形成寰海貿易網絡,珀明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中轉站,驅動了它的造船、修船業發展,令其保有良好的造船傳統和工藝,而隨着近代的來臨,在國家的資助及政策便利下,成功吸納現代化的造船技術,並透過頻繁仿造累積經驗。及後,以着廉價的工資水平,壓低生產成本和價格,並乘神州三十餘年動亂之機,在沒有當日朱朝這個更具潛力的競爭對手下,成功吸引訂單,生產着大量價廉輪船,縱橫神州各大洋,事實上,這也是國家為建立海軍,而立下的基礎。然而好景不常,隨着玄國建立,局勢逐漸穩定,其潛力開始發動,更為廉價實惠的玄製輪船,迅速便搶佔珀明原有市場,最終「寰海造船大王」的稱號,也只得拱手相讓。
車輛
★★☆☆☆能製造引擎、拼裝車輛、摩托車、家用車
從當初引入漢密斯製的珀明第一輛汽車,到今天能自行按照授權生產引擎,並以此為心臟,設計新型的汽車,絕對是段漫長的過程,這少不了國家因軍事需求,在其上投放的支援,但農村地區對農產品運往城鎮銷售、對農業機具,及輕工業發展刺激商品、原料運送的需求,亦為關鍵重要,因為它們共同提供一個技術發展,賴而為生的國內市場。
軍火
★★★☆☆中小口徑火砲、重機關槍
作為玄國及北島間之國家,還有近代以來,來自如王聯等不同列強的壓力和威脅,在安秋民族血統中的警覺性告訴他們,悍衛一個國家或民族,從來不是光明正大的口號,或崇高的理想能夠做到的,而是需要自身力量、克制和睿智,故此作為實用主義的安秋民族,並不忽視對自身軍事力量的發展,畢竟即使多麼信實可靠和完美的外交安排,也難料會一朝破碎,最終仍是需依靠自己,反正外交從來就沒有以上兩種素質。
民生
★★☆☆☆貧窮落後吃得飽、部份有國民教育﹝報紙﹞
工商業的蓬勃發展、農業年年可期的穩定收成,使得珀明今真如詩人所謂「麥海汪汪,汗珠滋土。雪牙冰水,百鳥齊飛。」的物富民足、百業興旺的景象,每個人依靠自身勞力、智慧和奮鬥,總能兩餐無憂,並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崗位,這種傳統價值在珀明完全適用,但無可否認,南北地區開發程度,及安秋、神州裔民眾收入的差異,不容忽視。
【貴族】
【節慶假日】
【人文與地理環境】
著名城市:
璊安
珀明數百年以來的首都,經歷多少波濤憂亂、喜慶典樂,至今仍歷久不衰,面對歷史每新的一秒,和這裡的悲歡離合,並以着不同的遺跡古剎,記下它們。
自近代以降,經過城市規劃和設計的璊安,沿着屬於「明兆道路」一部份之牧匯大街,從東南往東北方向,東門起直達璊安市中心,然縱使寬敞,在行人馬車、畜生牧牛擠擁下,仍顯得有些水洩不通。而過牧匯大街後,即為市中心大迴旋道處,王宮彼鄰其北半側,周遭顯得比較綠化,除了政府部門所在及法院外,泰半土地介被油蔥樹蔭所蔽,有點花園色彩的意思。迴旋處另有四道相連,與牧匯大街及從中貫穿它,原為城牆址的阜同街,共同構成璊安基本格局,為「¥」字型也。
作為「明兆道路」途經的重要中點,及牧民與農民傳統約定的交易匯市,經商往來、物阜交互,人口的流動產生出一個穩定市場,吸引商賈不約而同,於此經商,有的投機主義帶來商品販售,有的為人們提供不同服務,如此演變,璊安逐漸形成為一個商業主導城市,迄今依然。可以注意到,沿着昔日「明兆道路」,大街兩旁盡是銀行,原來在過往,由於商貿在璊安的繁勃,珀明神州裔商人昌銓意識到,往來商賈者,攜巨資於千里,有所不便,亦為不安,若能於此並沿「明兆道路」,提供存取資金服務,將能切應其需求,惠他人之便,實亦有利可圖,故其會同眾諸賈者,集其資材,在璊安設立票號。久之時日,其號興隆,獲利甚鉅,時人觀之,紛紛效其以為模樣,開辦票號,逐使票號一時雜擁為患,終經數百年歲月洗禮,包括二十多年前的世界經濟危機,去蕪存青,仍尚存者,即今大街兩旁所見,其財堅實雄厚,行事穩健。
當然,穩健非指固步自封,其在那對商人的觸角下,不如某些民族主義者,以為異邦之物介為害,反而看出了它們的潛在價值,故珀明的現代化,便是由它們的投資支撐起來。除了前瞻以外,其自身亦為先行,引入外國資本制度,套用自身,雖然無可避免,經歷過一些陣痛,但最終也正式從票號進昇為現代化銀行,繼續匯通天下。
還有就是,大街之上亦可見昔日鏢局址。由於商賈往返神州、東北半島與北島經商,路途遙遠,身負鉅資,難保有所不測,故部份商人在財力可支付下,會雇用善武忠實的安秋人,保其沿途安康,且珀明昔日的票號,若需調度資金,亦要托付可靠強大的運輸隊伍保護,這些需求逐漸使安秋人組成起一些固定團體,專門提供沿途保護及收托運輸高價品的服務,事實上等同鏢局。由於這工作收入可觀而穩定,吸引不少原本牧獵為生的安秋人投身。但時至今日,由於鐵路的設,長距離運輸的路程已為迅速安全,鏢局已無大用,逐漸衰落,國家有見於此,聘用部份原鏢師,選其忠實者,編入軍隊或警察,或為其訓練上述兩者,而其餘沒有被政府取用的,亦有投身護院為業。不過無論如何,鏢局這行業已是日落消沉。

【人物】
【現況】
珀明的國民教育,東西兼容併合,既以經典傳授人文素養、道德培育,又為趕及世界發展,教授外文、數學及自然科學等洋學,強調科學探究精神,在珀明人的實用主義意識下,他們似乎對有助投身社會的科目,具有無比興致,例如珠算、數學及化學,因為這意味再續行相關進修,未來將可有利投身會計經商,或是行醫藥劑等工作,以利行先。
或許,珀明人的商人習性,令他們對數字具有濃厚興趣,畢竟有能力再行進修的,都是具良好家境,充實財力,更甚者是商賈世家的神州裔民眾,其實珀明的整個專業人士領域,及中、上流社會,幾乎都是神州裔的天下,包括迄今統治珀明的農氏,根子上亦是源自神州,當然,為顧及社會民心,王室很巧妙地進行包裝,反觀昔日佔據貴族階級的安秋民族,今卻普遍淪為下層社會,恢復原初半牧半耕兼獵的生活,但他們仰賴自身尚武剛勇、刻苦體健,仍能靠着投身軍旅,作為往上流動的途徑。
現時珀明政治分佈亦合乎此。由於社會客觀條件因素,及可能還有議席對立而排的格局所影響,珀明政治戲碼基本以兩大政黨對壘為主調,即趨向進步主義,提倡個人自由、社會福利、保障安秋裔民眾權益,及加強對市場規管之「自由社會黨」,與現時為執政黨,高舉傳統價值,強調市場自由,獲得神州裔為主的商界青睞的「珀明保守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