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蘭德共和國國體:民主共和國總統制、單國會
人口:500萬
貨幣:帝納(~970)、達勒
語言:漢密斯語、聯邦語
地理位置
國力評比工業技術 ★★☆☆☆
由於跳過了第二級產業的發展,直接跳入轉口貿易為主幹的第三級產業,托蘭德國內的工業並不發達,主要都是以造船、航空,以及提供修護的服務等目的而成立的子公司或修理廠,國際上並無值得一提的著名托蘭德廠牌。
冶金 ★☆☆☆☆
在開戰前托蘭德主要的金屬製品都是從聯邦或王國進口,本身僅具備基礎的煉鋼與製鐵廠設備,無法進行獨立的礦石開採或其他複雜的金屬加工。
化學 ★★★☆☆
自古以來,托蘭德就是著名的煉金術士之鄉。與漢密斯的煉金術執著於農業生產有所不同,托蘭德的煉金術主要集中在如何令物質轉為貴金屬或寶石的研究上;因此使得托國的化學異常發達。國內有許多化工公司與藥劑廠,政府也視化學研究為重要的產業支柱。
物理 ★☆☆☆☆
主要的成就在於電學和地質學,除此之外因為接納了很多威西尼亞的流亡學者,使得原本在力學、電磁學、高等物理等方面的空白得到了補足;如今在國際上也是有相當程度開發能力的科學大國。
航空 ★☆☆☆☆
雖然缺乏重工業基礎,但是因為政府重視航太工業與民航業的發展,很早就引進了飛行船與客機,經營王國-聯邦間的載客飛行。在威西尼亞革命後,受益於流亡學者的貢獻,使得托蘭德的航空工業有了突破性的成長。
造船 ☆☆☆☆☆
雖然持有大量的商船籍,實際上托蘭德的造船工業實在是不值一提。主要的船舶都是向聯邦購買二手貨,就連海軍艦艇也都是以此模式入手。不過,即使如此,托蘭德境內各港口都有充足的修護與裝卸貨設施。
車輛 ☆☆☆☆☆
托蘭德沒有自行生產車輛,大部份都是靠進口。
軍火 ☆☆☆☆☆
在獨立建國前,托蘭德境內就設立了數家為王國製造槍枝彈藥的下游廠商,托蘭德國防軍的武器主要就是靠這些廠商來提供。雖然採用的是王國式的輕兵器,但在戰車、火砲等方面則是從聯邦購買,形成了相當獨特的混用編制。
民生 ★★★★☆
基礎建設充足,道路鋪裝遍及全國,平均生活水準高,人民消費力高居世界第三位,家電產品相當普及,有充足的電力和自來水,但是經濟急速發展所帶來的物價過高,也造成了國民生活上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