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系統管理員 |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02:31 文章: 118
|
印利迪萬部落聯合國(Inlidiwan Clan United)
國 花:未設定 國 歌:未設定 首 都:裟梧韃(Sa’Udar) 國家格言:無 國家代表色:天藍色
國際地位:獨立的國家
【領土範圍】 967年,印利迪萬部落聯合國本土
【簡史】 請參閱 『人們忽略的歷史碎片2』──*附錄一*
【國體政治】 國家名譽領袖:卡烏薩羅(Kar’Usaro)。音譯,意思為『與神溝通者』
從部落族長議會中推舉出來,出身需為蘇納拉。
政治體制: 部落族長議會(進行決定與執行)、部落長老議會(提供建議)雙議會制。
瑪賽拉雅與辛噶特自古以來所有的領導職位皆無世襲,同一人不兼雙職。
【人口分布】 2350萬人。
【貨幣及語言】 貨幣: 1金幣卡雅(Ka’Aa)【約等於100聯邦達勒。】 1銀幣諾雅(No’Aa)【約等於10聯邦達勒。】 1鐵幣琵雅(Pi’Aa)【約等於1聯邦達勒。】 1銅幣加雅(Ja’Aa)【約等於0.1聯邦達勒。】 以上除加雅外,皆有等值紙幣。
語言: 除了古語瑪賽拉雅語和辛噶特語外,也受移民影響而使用聯邦語和梅菲斯特語。
【宗教】 十三位宇宙與大地神祇。 虛空的亞力考特。 歡喜的克勒芬、雀躍的烏密格、嚴厲的莉渾露、無情的瑞瑪恩;芬芳的喜達奧、收成的茲希頓、狩獵的昂舒本、休眠的娜波普;繁衍的特絲蘭、睿智的席多森、歧異的齊兒博、寧靜的諾可安。
與各自部落信仰的飛禽、走獸與海中生物。
【進出口】 進口大宗:工業制品,民生物資,軍火。
出口大宗:黃金,水果,木材。
各類礦產豐富但開發不足。
【外交現況】
印利迪萬部落聯合國967年現狀
對於現行世界各國之間的紛戰,印利迪萬保持中立態度,允許各國進行通商,但交易必須於875年設立的三個貿易特區內進行,任何國家的船舶與人員不准在特區內發生戰鬥,違者依情節嚴重來決定暫停違規國貿易權利的時間長短。
原住民依舊妥善保護著印利迪萬,非本國人要進入高原必須經過申請與許可(88國民與89國民除外)。
【軍事現況】
由於印利迪萬部落聯合國軍隊以氏族為單位組成,從訓練、後勤、學習對像到軍購皆由氏族各自獨立行事,造成使用戰術、武器口徑、服裝、編制大小皆有出入。目前正由新成立的『達烏魯法(Da’WuLuPha)』(防衛者之意,等同國防部。)機關重新統整中。
當前軍隊以山地旅為主,大量採購中小口徑火炮配置於部隊中,空軍向沙諾和聯邦與梅菲斯特帝國學習,聘請許多退休飛行員當教官並購入許多退役的複翼機。
海軍以中小型艦艇為主,海軍旗艦為巡洋艦『偌瑪德(Ro’Maad)』,以打擊海盜與護航為主。
印利迪萬部落聯合國的軍隊有六成駐紮在高原上,只有四成的部隊駐紮在外來人口多的沿岸平地。
【國力評比】
工業 ★★☆☆☆ 在沿岸較發達的城市開始有重工業工廠設置。
冶金 ★★☆☆☆ 國內因為有大量礦藏,許多外國企業也紛紛申請加入投資設廠,煉鋼技術已經掌握,但在量產上還需要時間來加強,目前國內鋼材高達五成須靠進口。
化學 ★★☆☆☆
物理 ★☆☆☆☆
航空 ★☆☆☆☆ 由於印利迪萬大陸除地形崎嶇外,龐大的高原區也讓原住民們注意到發展航空的便利性,尤其在崇拜飛禽的瑪賽拉雅部族間引領新的風潮,以滿足族人們對天空的嚮往。 近代投入大量心力在航空業的發展,已經從外購到逐步開發新的飛空艇與雙引擎客運兩用機。 目前空軍還是以複翼機為主。
造船 ★☆☆☆☆ 為了對抗大量從殖民侵略時期留下來的海盜子孫,印利迪萬部落聯合國生產了許多巡邏艇來強化海上治安,護航艦與驅逐艦則以保護進出貿易特區航線的各國貨船。 海軍與各類商船的骨幹皆來自居住在沿岸信仰著海洋生物的氏族,而浮在海面上的船隻並不能滿足海洋氏族的渴望,透過氏族間的合作與外國商貿團體積極接洽,已尋求可建造潛水艇的技術。 現有巡洋艦皆為外購。
車輛 ★☆☆☆☆ 已經有國產車生產,但工廠數與產量並不多,除了城市內與城市間以及直達首都裟梧韃的公路外,一離開沿岸的開發區,事實上公路並不普及,且路況十分糟糕,人們需要的是更大型且能越野的貨車。 目前正費心想引進大型貨車與越野程度高的履帶與半履帶運輸車輛。
軍火 ★☆☆☆☆ 最近這幾年,為了提升國防自主性,自聯邦購入多款輕兵器與機槍藍圖,同時達烏魯法正協調各氏族統一武器口徑,同時持續跟沙諾和以及梅菲斯特接洽,希望能夠購入新的中小口徑火炮與山炮藍圖。
民生 ☆☆☆☆☆ 雖然許多現代工業化的制品很便利,但不少氏族成員依舊習慣生活在熟悉的古老城市中,或是在荒野間開拓出新的部落,並不適應現代城市內的生活。而這些民生問題總是在部落領導議會中爭論不休。 進代教育還需時間與部落文化磨合,城鄉差距非常巨大。
【地理與人文環境】
著名城市 裟梧韃(Sa’Udar)
位於印利迪萬大陸中央高原上,依畔在高原湖『蘇卡那拉(SuKanala)』(生命起源之意)旁,由曾經一度因為瘟疫而荒廢的最大城市重建而成,是印利迪萬部落聯合國的政治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