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爾貝蘭公國(Herzogtum Herbeland)國 花:
國 歌:
首 都:
國家格言:
國家代表色:
【領土範圍】
967年的黑爾貝蘭公國領土範圍

【簡史】
黑爾貝蘭的歷史必須追碩到中古世紀以前,這個地方早期並不叫黑爾貝蘭,而是叫烏勒吉坦,在克薩爾語中的意思是『青山』,有少量的居民點,由克薩爾人所控制,在古代其中一段時期,它受到全盛時期的梅茵蘭帝國的征服,並梅茵蘭化,成為梅茵蘭帝國的邊區行省,但梅茵蘭帝國控制的時間相當短暫,很快的烏勒吉坦便被克薩爾人所奪回。
而到了約五世紀中期,梅茵蘭帝國此時已光榮不在,從大梅茵蘭分裂出來西帝國也受到了北方蠻族漢密斯的入侵,西帝國面臨崩潰。在通用曆463年左右,西帝國的貴族為了躲避蠻族掠奪,帶著財產逃往西方邊境。
這批流亡的貴族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獲得克薩爾人的同情,貴族們支付了數量相當龐大的金幣得到了烏勒吉坦跟克薩爾人的武力保護,在烏勒吉坦重新建立起一個小型國家,即為黑爾貝蘭公國。
黑爾貝蘭公國的建國成員絕大多數都是舊梅茵蘭的貴族騎士,因此他們在國旗特別畫上了騎士圖案,公國位於山區內,只有幾個小小的台地,這些梅茵蘭貴族末裔在此重新建立了屬於他們的國家與城市,並靠著山脈跟克薩爾人的支援與東方的漢密斯人進行對抗。
到了七世紀這個和平的時代,因為克薩爾的衰弱,黑爾貝蘭公國失去了最大的武力依靠,於是公國放棄與漢密斯對抗,將妹妹下嫁給漢密斯王國三公爵之一的哈尼爾公爵,成為漢密斯的附庸。
成為漢密斯王國的附庸後,黑爾貝蘭便開始了穩定的發展,到九世紀,在希爾戰爭之後,漢密斯的殖民帝國開始瓦解,黑爾貝蘭公國解散了國內為數不多的軍隊,宣布成為永久的中立國,這個中立國的地位讓黑爾貝蘭公國從此之後未再受到戰火波及。
十世紀初, 中立的黑爾貝蘭成了世界列強御用的大會簽約地之一,知名的世界救助公約跟文化藝術品維護條約就是在此簽定,而另一個著名的國際公約海瑟公約的附屬議定書也是在此達成協議。透過這些國際公約的簽定,黑爾貝蘭公國終於在國際上累積了足夠的名聲,成為一個立場絕對中立的著名的中立國。
【國體政治】
國家領袖:
黑爾貝蘭公爵
政治體制:
【人口分布】
約250萬人弱
人口組成
梅茵蘭人、漢密斯人、克薩爾人、法蘭妮人、其餘未設定
【貨幣及語言】
貨幣:
語言:
古梅茵蘭語、漢密斯語為官方語言
【宗教】
十字教
【進出口】
進口大宗:工業原料、金屬、燃料、車輛、飛機、船艦等機械
出口大宗:肉類、土豆、麥類、蔬菜
【外交現況】
967年的黑爾貝蘭公國嚴守中立條約,不對任何交戰國進行幫助,僅派出國際救護隊進行救援,同時也提供交戰國的俘虜跟傷員保護,另外公國港口並沒有對外開放,但仍允許各國運輸傷患。
【國力評比】
工業
★☆☆☆☆
冶金
★☆☆☆☆
化學
★☆☆☆☆
物理
☆☆☆☆☆
航空
☆☆☆☆☆
造船
★☆☆☆☆
車輛
★☆☆☆☆
軍火
☆☆☆☆☆
民生
★★★★☆
【貴族】
【地理與人文環境】
而自從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後,黑爾貝蘭人便把所有解除的武裝都集合起來成立了一所博物館(黑爾貝蘭騎士博物館)。後代的歷史學家為了研究梅因蘭時期的騎士,都會特別到這個國家來。因為沒有軍隊,黑爾貝蘭境內唯一的武裝力量是警察單位與護衛公爵家族的騎士衛隊。
著名城市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