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主義-Offensivism

攻勢主義社團專屬論壇
現在的時間是 2025年 9月 15日, 14:21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3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國別史】 四方之火:燚國
文章發表於 : 2011年 1月 21日, 23:25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19:01
文章: 480
【疆域】
圖檔

【國家格言】
火之所在,光明所在

【語言】
央語

【簡史】
燚國人種起源並不清楚,但在浦貝爾人與央人遷移進入前,此地便已有原住民居住。居住於山區的原住民族崇拜火焰,深信帶來光明的火燄是真神化身。在每一年的山牧季移行將開始的季節,他們會舉行祭火慶典,感謝真神替他們帶來牧產興旺。居於平原地帶的原住民族則是因為尚農耕生活並不崇拜火焰,而是轉向后土信仰,在每年春耕秋收時節向后土神祈求豐收。

在齋莫喀會戰(泉陵之戰)發生的約莫兩百年前,一個浦貝爾分族越過迄今歸屬有所爭議的柯托索地方而來到被稱為「融爐」的土地,最終在此安身立命。逐漸與有著火焰信仰的山區原住民同化時,帶隊的將軍指示哲理學者整理當地的原住民信仰,並將其與以系統、宗教與神聖化,以確保軍隊可以掌握此地,

於講究軍功與實力主義的浦貝爾世界內不被看重的哲理(神學)學者將本屬於民俗信仰的崇火得以蜕變為一個有著嚴格教義與誡律的宗教「燚教」。

燚教的創立原本是哲理學者要替浦貝爾將軍平息原住民反抗的手段,但受制於北方央國而無法向外大幅拓展而進入和平期後,燚教反客為主地從軍隊的下層向上擴散。燚地民族從戰鬥民族染進了非常濃厚的宗教色彩。宗教權開始擴張,開始壓迫那些並不信仰火焰的平原地住民。雖然接受燚教的浦貝爾軍兵戰鬥意志遠比過去還要旺盛,素有「狂熱者」之稱,但也因此與講究軍功和實力主義的原宗主國有所隔閡。

經過了兩百多年,燚地逐漸受到北方的央國文化影響,轉而採用北方的象形文字和語言。只不過,和平時期造成人口壓力開始擴大,使得燚國不得不再次思考向外擴張的可能性…


【國體】
政教合一,但是國家元首是軍事執政團主席。

965年時元首為浦慶龍上將。

【政治】
很難歸屬燚國國體,可以說是三權分立的共和體制,但也並不盡然是。

國憲明定燚教作為國教而至高無上,教法董學團獨佔司法體系,審理各式案件與民選議會制訂法律的法官團成員由教法董學團指定;絕大多數法官都具有教法董學的資格,不過在軍事執政團與民選議會聯合施壓下,教法董學團發布通告,明確將法官團與董學團分離。教法董學團本身沒有武力,教法質詢官權力雖大,但還是要配合憲兵或警察才能行事,相對來講也就降低宗教/司法權獨大的情形。(但同為司法人員,律師資格考試並沒有必須為燚教徒的限制)

燚國設有民選議會,競選資格受到燚教教法董學組成的國家選舉委員會審查而有嚴格限制。在教徒佔壓倒性多數的情況下,國政受到教典影響,明顯不能相較於民主體制諸國那樣的自由。不過,相較於微弱的立法權,議會有著同時制衡軍隊與燚教地方神殿的監察權、針對預算運用情形的審計權,以及保障治安的警察權,使得民選議會面對宗教與軍隊時並不弱勢。議會分上下兩院,上院由部落和城市各選兩名,下院則依人口計算;七成五的議員領有律師執照,開議期間維持執業。

在通用曆965年發布「少數派教法通告」前,非燚教徒不得參選與從政;該通告也只有后土信徒佔多數的「劍師廟州」內選出非燚教信徒的國會議員。

行政體制則仍維持著過去的浦貝爾系傳統由軍隊掌控,中央與地方行政和預算權都掌握在軍事執政團手中,政府機關雖有文人部長,不過只能執行軍事執政團的政令。但由於教法董學團刻意把審計權給予議會,自身則壟斷人事權與司法權,使得燚國縱使軍事色彩雖濃卻也稱不上達到獨裁的程度。


【人口】
1,000萬上下

【出口】
畜牧產品與原木

【進口】
工業設備與軍火

【主要產業】
農業、林業與牧業

【地理】
山林與河谷為主,平原地僅有位於北方的劍師廟州與東方邊境三州。


【外交】
與諸列強國關係:
由於地處內陸而缺乏直接貿易管道,外加燚教教法董學團對於外國文化傳入始終保有戒心,因此燚國與八大列強間來往均不密切。

與周邊國家關係:
浦貝爾將軍國為燚國宗主國,但兩方因隔著柯托索山區而往來並不算熱絡,連帶不親王聯。相對而言,由於地勢是南高北低,燚國與央國來往比較密切絡,兩方關係也相對良好--除了燚國稱為北原州、當地居民則以「劍師廟州」自稱的土地三不五時會引發的小問題以外。一些對於外邊世界頗為好奇的青年男女還是在徵得許可後負笈海外,多數選擇前往同樣是中小型國家卻能夠發展健全發展的國度。

為了平原可耕地、直達外海的深水港,也注意到該國內政混亂導致的衰弱,燚國開始對東方的萬世天國動作頻頻,但也是因央國壓制,使得燚國不得不小心謹慎。

位於南方的瓦爾瓦羅酋長國則因為高山阻隔的緣故,幾乎沒有往來。


【選舉】
燚國內部有若干現代化的城市,地方自治主體仍為各個山牧季移的大小部落。兩者比較大的差別是,城市居民需要繳納所得稅,但免繳牧地稅;部落居民免繳所得稅,改由部落整體繳納牧地獨佔費取代。

部落是以帳(篷)作為戶口計算單位,一家為一帳,帳主也能夠參與部落大會。一旦向長老申請立帳取得騎槍,代表正式納入後備役士兵管理。「帳」同時代表槍隻許可權,立帳之後便可以自行保管長槍與彈藥。

在燚國,槍砲是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必須領有許可證才能持有非以防身作為目的的長槍,這張許可證也就代表投票權。如果沒有服役,申請長槍幾乎是不可能被批准;除非有特別許可,非燚教徒是不得加入軍隊,自然不能夠申請許可証。

防身用手槍則沒有管制,只需要向警察機關登記。

在燚教會認為少數派教徒權利也必須保障的教法通告發出後,軍政府允許以繳納特別人頭稅方式取得投票權。但除劍師廟州外,非燚教徒不得取得被選舉資格。


【劍師廟州】
正式名稱是北原州,不過州內居民自稱為劍師廟,燚國官方現在接受地方習慣,在非正式文書內使用。

根據紀錄,居住於該區域的是不追隨火燄崇拜的原住民後代;由於越過崇山峻嶺而來的浦貝爾人與火焰信仰的山區原住民融合建國後隨即強力推廣燚教,以后土信仰為主的住民拒絕後隨即被強行驅離到北方。后土信徒中不乏屢次帶領民勇擊退來自於山區的燚教兵的將領,但真正在背後出謀策劃、維護後勤的始終是一名叫「劍襄平」的文人。他在生前就被尊稱為「劍師爺」,住民在其過世後則建立了一座廟宇來供奉。

不同於燚教盛行的其他地方,劍師廟州是以各村宗族勢力為主。州內並沒有官僚組織,劍師廟與后土廟也只是聚會所和生活中心;各村后土廟口就是當地居民的集會地,進行所有公共事務商討,商討後立即分配各家執行,跨廟口的事務在后土正神廟坊、涉及全州的事務則在劍師廟口議定。沒有常備軍,都由各村居民負責保護自己與家族財產。各地都沿用不成文習慣法,沒有類似監禁的懲戒,一切懲罰都是以財產補償作為考量。

由於這與由教會主宰一切賞善懲惡行為的政教合一體制是格格不入,燚國多次派兵鎮壓劍師廟州,搗毀各地后土廟以強迫住民信仰燚教。劍師廟居民則是藉由與央國緊鄰的地理位置輸出農產換取央國邊界各地方提供資源支持反抗戰事,一邊騷擾與威脅行商路線,甚至是反過來突入山區內騷擾著來襲的燚教兵大後方。甚至在八世紀晚期起,開始對燚教部落進行恐怖攻擊行動。由於劍師廟州沒有明顯的政府組織,導致軍事鎮壓與掃蕩策略始終不見成效,加上央國對於劍師廟的支援始終與以否認且聲明無從約束的情況下,燚國與劍師廟間遂變成持續一百多年都無法突破的僵局。

這個情況直到燚國軍方轉而將目光放到東方的萬世天國後才出現改善的機會,為了確保未來或許與萬世天國動兵時能無後顧之憂,軍事執政團在爭得民選議會背書後,派遣代表與劍師廟祝(劍師廟各村共推臨時代表)進行談判。

最終,燚國軍事執政團承諾停止派兵鎮壓並尊重劍師廟州內行之有年的自治體制,劍師廟州則放棄恐怖攻擊行為同時也停止與燚國分離的活動。劍師廟州願意承認燚國法官團的判決並且謝絕參與行政事務的機會,交換燚國國家選舉委員會不可排除劍師廟州的議會候選人資格。

965年時,燚教教法董學團發出少數派教法通告承認談判結果後,26歲的劍惟鈺遂成為第一任非國教徒的燚國議員。

(劍師廟州一帶的傳統信仰中,認為某人生前對於當地有特別功績時,會向九天推薦此人為境土守護神;這種英靈人神稱作「代天巡守」,讓英靈繼續留在這片土地上保佑住民可消災解厄,該廟即稱代天府。州內村莊以奉后土神的廟宇為中心,集市地奉后土正神,再往上就是全稱南領代天府的劍師廟。在劍師廟州內,各后土廟負責處理日常事務的廟祝被賦予利用住民捐贈善款來進行不可或缺的地方建設。天災時可以不等廟口會招開就直接要求住民提供資源,燚國兵或盜賊來襲時則充當民勇指揮,某種程度上可以等同縣長,但其權力都是臨時性的,危難結束後就中止。廟祝並非終身職,信徒認為處理不當就可以與以辭退。)


【人物】
劍惟鈺
劍師廟州指定燚國國會議員
26歲,曾是劍師廟州民勇團成員,後借道央國前往謝勒克赫侯國就讀大學。先後在侯國陸軍邊防團與拉斯洛茵陸軍服役,直到被家鄉召回就任國會議員。雖被指名為代表州內二十三廟口的國會議員,但是不參加議會與任何政治活動,致力於透過燚國農民文化協會與國際人士來往,宣傳和改善過往被燚國當局醜化的劍師廟州形象。

維薇嘉.達頓.艾約特-聖羅蘭女爵士
Dame Viveka Dalton Ayotte-Saint Laurent
26歲,謝勒克赫-聖羅蘭家族成員,被指定為謝勒克赫侯國駐在燚國全權大使。曾與劍惟鈺共同在侯國陸軍內服役。基於普遍被視為央國附屬國,進而少有泰西洋人駐在的燚國內是很特殊的存在,也因此成為外交使節團長。不過,她被派到與侯國幾乎素無商貿或政經往來的燚國的原因是個謎。

(謝勒克赫-聖羅蘭為900年起創設,負責侯國在是希菲爾與阿蒂提亞的活動往來,本家設於克利斯提亞王國的瓦羅維瓦麗,初代為蘇菲.達頓.聖羅蘭女伯爵。)


浦玥盈/溥虹盈
均為22歲,同卵雙生,生父為軍事執政團主席浦慶龍上將,玥盈任職於外交部,負責和突如其然地派出全權使節的謝勒克赫侯國大使進行應對與外交刺探,虹盈任職於董學團教法質詢局,受命監視劍惟鈺的一舉一動。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plurk.com/ncyc
英美影集、美國新聞、小說同人誌、動畫漫畫感想、瑣事與心情雜記之Plurk
(試用)


最後由 ncyc 於 2011年 6月 19日, 14:50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 四方之火:燚國
文章發表於 : 2011年 2月 26日, 19:5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19:01
文章: 480
2011-0226
根據討論內容進行擴充和翻修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plurk.com/ncyc
英美影集、美國新聞、小說同人誌、動畫漫畫感想、瑣事與心情雜記之Plurk
(試用)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國別史】 四方之火:燚國
文章發表於 : 2011年 6月 19日, 14:50 
離線

註冊時間: 2008年 4月 1日, 19:01
文章: 480
2011-0619
更新外交與人物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plurk.com/ncyc
英美影集、美國新聞、小說同人誌、動畫漫畫感想、瑣事與心情雜記之Plurk
(試用)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3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 by phpBB © 2000, 2002, 2005, 2007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