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東皇國(納東皇国)
國 花:無
國 歌:無
首 都:新津京
國家格言:無
國家代表色:金黃
國際地位:獨立國家
【領土範圍】967年納東皇國的管轄領土(綠色區塊,包含梅菲斯特租界與西北三島)。
【簡史】暫無。
【國旗】
比例3:2。白底象徵無垢的納東民族,十六瓣金菊象徵皇國。
【國體政治】國家領袖:
天皇。
政治制度:
內閣制(930年代至今)
為「光仁寬政」時期,在民間民主浪潮呼聲的影響下,納東政府融合新盟邦帝國之議會制而成的新制度。
天皇(國家元首,總攬三權的最高首長)。
總理大臣 / 首相(領導國會、輔佐天皇執政,由天皇任命)。
內閣(由首相指派,閣員擔任各省大臣,主管國家內政)。
國會分為兩院:眾議院及貴族院
貴族院(由皇族及華族組成之議院)。
眾議院(由地方選舉議員組成之議院,有編列預算權)。
軍部(分為陸軍參謀部及海軍軍令部,主管皇軍軍事戰略計畫之執行)。
【人口分布】約五千二百萬人。
【貨幣及語言】貨幣:
暫無。
語言:
官方語言是北島語,但是島嶼各地都有獨特腔調的方言。
【宗教】主要信仰以源自出雲的神道教,另外亦有一部分國民信奉十字教。
【進出口】進口大宗:鋼鐵、石油、工業物料及戰略物資等。
出口大宗:糧食、紡織品、加工產品等。
【外交】與列強的外交關係:
納東皇國自930年代與梅菲斯特帝國締結同盟,在經濟、貿易、文化與軍事方面都有所往來。
另外,納東皇國與聯邦亦有貿易關係及作為聯邦在神州航線之中繼站,提供聯邦船隻必要的維修及補給。
對於鄰近的玄國及國協會員國,納東皇國保持中立態度。
與鄰國的外交關係:暫無。
【國力評比】工業技術
★★★☆☆
重工業
冶金
★★★☆☆
能自行煉鋼
化學
★★☆☆☆
化學肥料
物理
★★★☆☆
電磁學
航空技術
★☆☆☆☆
自製不可能、只能維修
造船
★★☆☆☆
巡洋艦
車輛
★★☆☆☆
能製造引擎、拼裝車輛、摩托車、家用車
軍火
★★★☆☆
中小口徑火砲、重機關槍
民生
★★☆☆☆=>★★★☆☆
民眾小康、國民教育普及﹝收音機﹞
【貴族】《皇族》天皇
納東皇國的政治領袖,為太陽女神在世上唯一的嫡系子嗣,也是全國國民最崇敬的精神偶像。
皇后
舊稱「中宮」,為天皇的正室,人選通常由華族(註.1)中選出,但古時亦有天皇立幼妹為皇后的事例。皇后除了替皇室誕下子嗣外,通常也是輔佐天皇進行決策的重要成員。
側室
天皇的嬪妃即是側室,通常是貴族出身、負責服侍天皇的後宮女官。懷有天皇子嗣的嬪妃在後宮地位將會提升很高,但仍舊無法超越皇后。且生下的子嗣也多會被皇后認做養子,無法得到應有的承認及享受天倫之樂。
(嬪妃的位階依序為:女御、更衣、尚侍、典侍。)
親王/內親王
只要是天皇的子嗣,無論是皇后或側室所生者皆稱為親王或內親王,此一頭銜可承襲兩代。古代親王通常會在成年後創設宮家並遷自分封的領地,並接受天皇所親封的官職;內親王則在成年後下嫁給華族,以拉近關係。
太子
被立為皇位繼承人的子嗣就被稱為太子,親王或內親王,甚至是遠親的王或女王都有可能被立為太子。但由於政治角力或是繼承問題等因素,通常內親王及女王被立為太子甚至成為女性天皇的機會並不多。
王/女王
即親王或內親王的孫子,此一頭銜可承襲五代。
《主要宮家》
菅宮
自「昭仁革新」以來,菅宮的歷代宮長便擔負著號令「御親兵」的任務,在任何時刻都是最支持天皇的宮家。而基於軍事交流的需要,菅宮也是和洋務接觸最多的皇族之一。雖然菅宮對於川宮打壓其他宮家的保守態度感到不以為然,但基於自身的特殊地位,菅宮在皇族的政務及糾紛內始終保持中立。
川宮
川宮是皇族內少數歷史悠久的宮家之一,在經歷了持正到昭仁時代的劇烈變革並目睹洋化政策對皇國產生的諸多影響之後,川宮明顯地成為了皇族之中最大的保守派。基於太正時代曾發生羽宮氏分家發動叛亂一事,川宮對於羽宮氏一直保有提防之心。
橘宮
橘宮是十幾年前才由光成天皇之弟所創立的年輕宮家,儘管是基於聯姻政策所締結的婚姻,但親王與出身羽宮氏的親王妃卻相當恩愛。也正因如此橘宮一直處處遭到川宮的牽制,而在962年的攻擊事件後所衍生的皇位繼承隱憂,更讓兩家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
《士族(註.2)》羽宮氏
在800年代的政權爭奪戰中,失去了多數藩國支持的羽宮氏最終戰敗,解散幕府並進行「大政奉還」儀式交出政權。儘管被皇族努力排除於政治之外,但羽宮氏在隨後的一連串轉型政策中經營成功,旋即以新興財閥的身分反過來影響政治,在內閣及眾議院內獲得許多舊士族勢力的支持。而光成天皇即位後推動的改革計畫所引起的利益糾紛,也一度導致皇族為首的華族勢力以及羽宮氏為首的士族勢力之間的關係惡化。所幸在節子皇后及羽宮家家督 羽宮勝政的努力下,雙方關係才逐漸自敵視轉為友善。
上川氏
自羽宮氏於亂世崛起至平定天下的漫長征戰中,上川氏即以旗本武士的身分忠實地跟隨主公作戰,每一場重大會戰都未曾缺席。而除了是主公最信任的親兵外,領有幕府時代最大鐵礦產地的上川氏,也同時擔任著供應龐大軍隊武裝及鎧甲的任務。在「大政奉還」之後上川氏憑藉豐富的經驗及技術,在羽宮氏的栽培下轉型為經營重工業的「上川重工」,繼續替皇國研發及製造現代化的武器裝備。
影佐氏
影佐氏是全皇國最為神秘的士族,其家族組織及成員等資料到現在仍是一片謎團。據傳,影佐氏曾是羽宮幕府時代直屬大將軍指揮的忍者家族,以間諜、殺手及情報員等身分於國內活躍著。自「大政奉還」後影佐氏幾乎完全匿跡,沒有人能確定他們是否仍在暗地活動,或是與那些來自政府情報部、被人們暱稱為「影佐」的探員們有所關聯。
註.1--「昭仁革新」後,對皇族及朝廷公卿等權貴的統稱。
註.2--「昭仁革新」後,對舊大名及麾下武士階級的統稱。
【節慶假日】暫無。
【人文與地理環境】暫無。
著名城市
新津京
皇國首都。
【人物】
圖為近代(820~960)
納東皇族主要人物系譜,以及相關的年代重要事件今上天皇舊名為明宮 德裕親王,為納東皇國當今在位的天皇,現年27歲。
雖然身為一國之君且懷抱著以和平方式統一北島的雄大理念,但由於其相對天真且過於理想的態度,使得今上天皇深受國內政局不穩以及皇族內鬨的諸多內憂之苦,在執政上亦遭遇諸多挫折。儘管如此,今上天皇心中最在意之事仍是自攻擊事件發生以來,對其態度明顯越發冷漠的皇妹。
愛好為洋式擊劍,皇太子時期於帝國留學時曾經加入校隊並參加過校際擊劍競賽。
光內親王幼名為清水宮 光內親王,為今上天皇之妹,現年17歲。
其幼年時可愛活潑的形象廣受國民喜愛,常和母親節子皇后一同代表皇室巡訪各地。但12歲時在出雲國參巡活中目睹父母遭刺客槍擊傷亡後性格丕變,曾多次情緒失控誤傷宮人,亦鮮少出席於公開場合及活動之中。而關於內親王及今上天皇不和的傳聞,也讓擁護皇室的國民及皇族派擔憂不已,將其視為是皇族分裂的象徵。
愛好為劍道,在幼年時觀看其堂姊橘宮 萬葉內親王練習後便醉心於劍道,尤其特別喜好與他人對陣。
其佩刀「烏羽丸」乃光成上皇於成年之儀時所賜之小太刀,為戰國時代名刀之ㄧ。
光成上皇為納東皇國今上天皇之父,962年退位後被稱為「上皇」,現年54歲。
光成上皇是使納東皇國成為現代化國家的關鍵人物之一,皇太子時期曾經微服以平民身分前往帝國留學。鑑於帝國之強盛來自穩固完備的民生基礎,故在歸國即位後開始推動人稱「光成維新」的改革運動,主要注重於國民教育、民生建設及福利政策,並指派皇后及光內親王代表皇室出外巡訪,讓光成天皇成為自800年代「大政奉還」以來最受國民愛戴的天皇。
光成天皇在攻擊事件後身受重傷並於隔年退位,是為光成上皇。儘管傷勢在持續休養下稍見好轉,但由於頭部創傷所造成的失憶及活動不便等併發症狀卻越發惡劣。
【現況】由於962年在出雲發生的攻擊事件造成光成天皇重傷,且節子皇后不幸身亡,因此當時在帝國留學的皇太子德裕親王立即被召回國內擔任攝政,並於隔年登基即位,是為今上天皇。退位後的光成上皇持續在宮內療傷休養,不再過問政事。
皇國朝野長久以來橫亙於皇族及士族間的對立也因這起攻擊事件越行激化,儘管羽宮氏的家督 羽宮勝政在事發後即以切腹自盡的方式明志,但皇族對於羽宮氏涉入策劃攻擊之懷疑卻未曾消減,不僅開始排除皇室內與羽宮氏相關之人士,亦向天皇施壓要求將羽宮氏治罪;而忠於羽宮氏的士族及同情羽宮氏的財閥們亦要求還予清白,甚至表示將不惜與皇室展開對抗。
雖然在上皇的協助下,今上天皇暫時撫平皇族對士族的敵視態度,也透過內閣向士族表示在真相未明前不會降罪於羽宮氏,但雙方平和表面之下的洶湧暗潮,以及來自甲府越發強硬的挑釁動作,都使年輕的天皇煩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