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範圍】
967年的艾迪魯王國

國 花:艾迪魯雛菊
國 歌:《兄弟姊妹》(Fratelli e sorelle)
首 都:吉亞迪諾
國家格言:見微知著(Dettagli determinato tutto)
國家代表色:綠色
【簡史】
中世紀時的艾迪魯地區久經戰事,並未有所發展,只擁有相當原始的部落。當時的海上貿易新起之秀廷卡諾共和國透過海事基爾特在艾迪魯地區武裝登陸並建立了許多的港口,當中最大的貿易商城玫瑰港(Porto di Rose)日後成了艾迪魯的首都,直到回歸戰爭結束為止。
因為位在運河出入口與海上貿易的需要,加上許多國家的投資,艾迪魯行省開始蓬勃發展起來,成為相當富裕的地區之一,同時的艾迪魯行省也成了當時希菲爾諸國從水路前往東方央國的必經之路。由於廷卡諾共和國面臨著王聯進攻,資金調度面臨左支右絀,進入該國史上少見的銀根緊縮,使得經營艾迪魯的殖民基爾特宣告倒閉,已經本土化的貝倫加爾(Berengar)公爵伊曼紐藉此良機,團結了其他本土勢力建立了艾迪魯王國。這個王國受到蔓沙尼亞公國、梅菲斯特帝國與阿蒂提亞等國的保護,各國都在此建立通商據點,開啟了艾迪魯王國的「黃金年代」。
然而,繁榮並平靜的日子在貝倫加爾王朝的艾伯托二世無男性後嗣告終。根據王家繼承法,國會選擇了艾伯托二世的近親喬瑟公爵承繼翡翠冠冕。喬瑟王執政能力並不差,身為經濟學博士的他將政權委託給議會上院而獲得本地貴族的稱讚,在財政方針上力行保守主義則獲得議會下院的擁護。然而,喬瑟王授權建立的「預定期間貨物交易權」制度(期貨)屬於草創而欠缺監察體制,讓國外商人看見投機獲利可能性,遂大舉以熱錢注資。不正常炒作的結果就是890年時發生的全面性崩盤。加上喬瑟王基於財政保守主義而拒絕以平民稅金補償「不理智交易」帶來的損失,使損失慘重的各國商人返國求援,在別有用心的超級強權介入下,爆發了以一敵七的「期貨戰爭」。
艾迪魯王國在這場戰爭出現了分裂-以朗巴迪亞公爵為首的東方公國對於戰爭姿態是頗為消極,以西希利亞公爵為首的南方公國則是由於地勢問題無法快速提供援助;特別是由東方公國為主力的皇家海軍艦隊更是躲入東方港口,任由特瑞希瓦爾特王聯、梅菲斯特帝國、央帝國、沙諾和聯邦、蔓沙尼亞、聖克勞茲自由民主國所組成的多國聯軍登陸。
艾迪魯平民對於外敵入侵的憤慨卻是空前強烈,特別是在領土被侵略的北方與西方;北方公國市民的組成的志願軍與除香提以外的六國海軍陸戰隊在玫瑰港內進行寸土必爭的巷戰,皇家軍團與西方軍團則與香堤王國軍長期處於拉鋸。雖然激烈的短兵相接讓列強對戰爭前景矛盾叢生,艾迪魯王國整體而言還是呈現敗相,在與議會兩院商過後,喬瑟王宣佈遜位並亡命中立國,由議會擁戴伊曼紐二世獨生女-貝倫加爾女公爵愛茵娜戴冠加冕,透過其未婚夫-同時擁有特瑞希瓦爾特與梅菲斯特兩大帝國皇室血統的桑格蘭提諾侯爵奔走,而與七國達成屈辱的停戰協議。
由於愛茵娜女王承認參戰各國分割舊王都玫瑰港為其租界,使得國內多對其甚有非議。上層階級自發性分裂成參戰的西北聯盟和在戰爭中缺席的東南兩公國貴族針鋒相對,仇外的國族主義者幾如脫韁野火之勢在各處燃燒並席捲議會下院。下層階級-特別是在戰爭中受到最直接傷害的北方與西方公國境內,西方則有著反對香堤人(香提王國國民與艾迪魯王國內香提族裔)的佛拉團體(Folla,暴民)則四處發動襲擊。
這場戰爭所誘發的分裂,使得王國再接下來的數十年間苦於因政治立場的對立而衍生出層出不窮的暴亂與治安事件。
【國體】
共主聯合、議會制、內閣制
艾迪魯王國由四個公國組成,各公國擁有各自的行政機構、有各自不定的內政權限,原則上涉及王國全體事務者由國會處理。
艾迪魯的冠冕素來由貝倫加爾公爵家持有,直到877年短暫移轉給喬瑟王。其於期貨戰爭期間宣布遜位後的非常國會決定將其在位稱為「遜王統治期間」,大統則回歸貝倫加爾女公爵愛茵娜,後稱貝倫加爾第二王朝。
【政治】
全國性立法機構稱「王上君臨議會」(Re in Parlamento)以有別於四公國議會;議會設兩院,貴族院(Senato della Nobiltà)與仕紳院(Camera dei Gentries)。
貴族院由四公國伯爵以上的世襲領主、子爵以下但獲得特許參與的世襲領主與特命終身議員組成。士紳院由繳納稅收高於20萬艾迪魯斯托的平民從享有爵士、騎士或是特許仕紳頭銜者中選出其代表
行政權由皇家內閣負責,首長稱皇家首相,由國王指定分別獲得國會兩院多數議員推荐者出任。依據901年妥協法案,內閣必須有一半成員或以上是仕紳院議員,另外一半可以是大議會成員或是非國會成員,不過首相沒有資格限制。
【王家諜報旅】
Brigata Corona di Dispositivo
代稱BCdD,891年由愛茵娜女王授權建立的軍事情報部隊,由於成員有權調動各公國、自由城市警察與貴族封邑附屬武官,並且不對議會負責,讓BCdD成為艾迪魯王國內建制最大的情治組織。各單位以「梯隊」作為代稱,目前已知有針對玫瑰港特設的R梯隊,處理國內情報的I梯隊,處理海外情報的E梯隊等。
諜報旅附屬於王家陸軍之下,各級成員均掛軍銜。指揮官身分不曝光,以C作為身分代碼。
【人口分布】
1500萬
居民包含艾迪魯人、阿蒂提亞人、格里琛人
【貨幣及語言】
貨幣:
1艾迪魯斯托 = 100艾迪魯布圖
【語言】
蔓莎尼亞語
【宗教】
未設定
【國力評比】
工業
★★☆☆☆基礎輕工業﹝手工工廠﹞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艾迪魯的工業已經基本恢復應有的水準。
冶金
★★☆☆☆能穩定的提煉鐵
境內有著充足的礦源,能夠穩定提煉鐵,不過艾迪魯內部已經有在注意礦源的問題。
化學
☆☆☆☆☆煉丹
沒有特別的發展
物理
☆☆☆☆☆四大元素說
一樣,沒有特別的發展
航空
★☆☆☆☆自製不可能、只能維修
可以維修,不過絕大多數的飛機(民航機與戰鬥機)維持外購
造船
☆☆☆☆☆獨木舟
所有船艦都是外購,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自製
車輛
★☆☆☆☆只能維修
民生工業的恢復,使得汽車發展也逐漸步上軌道,自行進行維修不成問題。
軍火
☆☆☆☆☆
軍事能力仍然受到相當的限制,除了槍枝少數有購買授權生產外,多數都必須要對外進行採購。
民生
★★★☆☆民眾小康、國民教育普及﹝收音機﹞
由於軍事相關的事項仍舊受到列強國的限制,讓艾迪魯的資源最後都投入民生發展之後,使得各種娛樂與教育事業有著長足的進步。雖然,也有許多人認為,太過充分的教育似乎是導致某些憤怒青年滋事的主因。
【進出口】
進口大宗:工業設備
出口大宗:加工出口產品與農產品
【社會】
艾迪魯王國分成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分野界線以有無政治權利作為區別。
上層階級(Al piano di sopra)
包含貴族、騎士、仕紳和鄉紳。
貴族階級有公爵(Duca)、侯爵(Marchese)、伯爵(Conte)、子爵(Visconte)、男爵(Barone)等位階。
艾迪魯國內擁有公爵頭銜的僅有四個家族,來自於統一前的四個獨立公國;以建立時間早晚,分別為東方山嶺的朗巴迪亞(Langbadia)、南方河谷的西希利亞(Cicillia)、西方平原的卡格里亞(Caglia),以及北方臨海的貝倫加爾(Berengar)等四公爵家。
890年之前,這四位公爵可以獲得「殿下」的稱號,其餘貴族均用「閣下」Il tuo Signore。
傳統上,殿下稱號有兩種用法,貴族稱其臣服的公爵為La mia altezza,稱其他三位公爵則是Vostra Altezza;另,四位公爵各有著北方殿下(Vostra Altezza del Nord)、東方殿下(Vostra Altezza orientale)、南方殿下(Vostra Altezza Sud)與西方殿下(Vostra Altezza Western)之稱。893年後,因卡格里亞公爵絕嗣,愛茵娜女王頒下法令,往後國王配偶可使用卡格里亞公爵和西方殿下兩頭銜。
騎士(Cavaliere)階級分成榮譽與軍職兩種。榮譽騎士封給在各方面傑出表現的平民,承認其有資格上層階級,可能是文學家或是科學家;軍職騎士則是給予校官階級的軍官,表示他們與尋常平民出身者有所區別。
軍職騎士還有一個特殊頭銜為「侍騎士」(Cavaliere dell'Ordine)屬由貴族自行封贈給予他們的最高級軍職屬官,不需要經過王家認可。
騎士階級也是參與社交圈的最低要求。
仕紳(Patrician)與鄉紳(Possidente)則是因封建體制於9世紀中後因工業革命的引進開始逐漸崩潰,而新設的資產階級代稱,前者是由服侍貴族的「城中人」轉化而來,泛指具有不可取代性專業(法學、醫學、銀行家等)的人士,並因此取得政治權利。鄉紳則是來自鄉間地主,他們購買貴族封邑內的土地並承擔各色稅捐,因不盡軍事義務而不屬於封建體制中,故改稱之為鄉紳。
仕紳與鄉紳根據報稅總額水平自動認可,無須王家欽點或親封,也因此不被社交圈所認可。
下層階級(piano di sotto)
包含普通平民與勞工等無政治權利者
普通平民泛指城市內的居民,不具備不可替代性專業,或是職業不被認為需要高深鑽研的知識,如一般工匠、普通的書記、辦事員、商店店主及雇員等。他們有些許資產,但卻無法達到行使政治權利的納稅額度。
勞動階級則屬於工業革命後的工廠雇員,或是礦場雇員等需要高度身體負荷職業的從事者。
雖然不被獨立的政治權利,但愛茵娜女王於895年頒佈的職業結社特許法內規定「工會」可以作為政治權力的行使主體。
【地理與人文環境】
著名城市
玫瑰港
舊首都,發展程度很高的城市,但是近年因為過度發展以及租界劃分,居住環境差別很大,有些地方過於擁擠、新舊街道規劃不良等,但有些地方卻是乾淨整齊,城市發展不均成為相當大的問題。
玫瑰港租界的面積大小
共有租界 > 王聯 > 聯邦 > 帝國 > 央國 > 阿蒂提亞 > 聖克勞茲 > 蔓沙尼亞(後被梅菲斯特帝國兼併)
吉亞迪諾
別名「花園之城」,艾迪魯王國北方省會、貝倫加爾王朝的祖傳之地。雖然建城歷史比玫瑰港還要久,不過很早就有都市規劃的概念,城內相當乾淨、井然有序,並且有著一切現代化設備。
新的王國政府與國會已經搬遷至此。
新賴赫斯蘭(Neu-Reichsland)
梅菲斯特帝國的租界,為艾迪魯境內第四大的租界。
墨拉翁
列強的公共租界,面積、管理機構跟人口都是最大租界。
罕士成
央帝國的租界,為艾迪魯境內第五大租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