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席德民主國(Democratic Lercid)國 花:小丁香
國 歌:勝利之歌
首 都:里卡特
國家格言:團結、自由、和平
國家代表色:無
國際地位:未開化的國家
【領土範圍】
967年的拉席德民主國領土範圍

【簡史】
拉席德人屬阿蒂提亞人種的一支,他們曾在南阿蒂提亞大陸建立過一個短暫的小國家,但隨後被舍塘人征服,並被統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拉席德人在被舍塘人統治的期間,曾發起過反抗運動,但全都以失敗告終。
希爾戰爭之後,殖民時代展開,特瑞希瓦爾特王聯跟梅菲斯特帝國相繼爭奪在阿蒂提亞大陸的殖民地。850年代,王聯人趕跑了舍塘人,將拉席德納為王聯的殖民據點之一。王聯的統治方式比起阿蒂提亞人還要來的殘酷跟嚴苛,再也無法忍受壓迫的拉席德人在少女蕊貝娜(日後被拉席德人尊為聖女)的帶領下發起了反抗運動,但反抗運動很快的就被王聯軍隊所鎮壓,大量的拉席德人慘遭處死,少女蕊貝娜也被王聯軍凌辱處死。
870年代,王聯為了戰略跟物資需要,將大批的糧食運往本國,導致拉席德發生了大饑荒,超過100萬人死於飢荒、營養不良跟相關的疾病,拉席德人對王聯統治者更加恨之入骨,幾乎每年都發生了獨立運動,規模無論大小都一樣強烈,王聯政府曾經試圖改善跟拉席德人的關係,但是並不成功,於是王聯扶植了拉席德南方的少數民族科納人跟桑人作為鎮壓拉席德人的政權。
貿易戰爭後,王聯的殖民帝國解體,拉席德在海瑟的國際和會中由列強們賦予了獨立的地位,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拉席德民主國。
但是獨立的拉席德很快的就面臨了許多的問題,南方科納人跟桑人皆反抗拉席德政府,意圖建立屬於自己的民族國家。在北方領土內的舍塘人也希望脫離拉席德的控制,少部分的親王聯者(多是商人跟王聯混血移民)也蠢蠢欲動,分離運動時常在拉席德上演,但是拉席德政府並沒有妥善的處理這些問題。
在961年的一場選舉中,拉席德人政黨再次獲勝成為執政黨,選舉後兩天,科納人政黨跟桑人政黨宣稱選舉不公,隨即遭到了拉席德執政黨的打壓,不甘被打壓的科納人跟桑人組成了桑-科納聯合陣線,發起了政變。隨後,拉席德境內的舍塘人也組成了解放陣線,親王聯派的人士也組建了反叛軍,與政府軍展開了混戰,拉席德內戰爆發。
963年,內戰在帝國、王聯、央國、王國跟聯邦等列強的介入下中止,但是各派的勢力依然蠢蠢欲動,因為964年王國跟聯邦開戰、966年帝國跟王聯開戰等干預勢力減弱後,拉席德國內的局勢變的更加不穩定。
【國體政治】
國家領袖:
總統
現任總統為默兒哈‧穆赫
政治體制:
共和政府,總統政治獨裁。
【人口分布】
約800萬人
人口組成
拉席德人(多數),舍塘人(較拉席德人少,居住於北方),科納人(南方少數山區民族),桑人(南方少數山區民族)
【貨幣及語言】
語言:
官方語言為阿蒂提亞語,拉席德語為阿蒂提亞語的延伸語系,仍存在於拉席德社會,並常被使用,屬方言。
貨幣:
1查瓦 = 1000拉
【宗教】
當地民俗信仰。
【進出口】
進口大宗:礦物、生活用品、染料等
出口大宗:熱帶木材、貴金屬
【外交現況】
與列強的外交關係:
自古以來拉席德人便與阿蒂提亞帝國維持著貿易關係,但是因為阿蒂提亞曾經對其有領土要求,所以雙方在國際關係上處的不是很好,但在外交官的努力奔走下,雙方的關係並未進一步惡化。因為過去是王聯的殖民地,所以拉席德與王聯之間的關係並不佳。而央帝國與梅菲斯特帝國等國均屬於投資國,故在立場上是與拉席德親近的。
與鄰國的外交關係:
暫無
【國力評比】
工業
★☆☆☆☆
民主國建國後,因為國內局勢並不穩定,政府的重心並未放在國家發展上,加上外資也未積極的投入,獨立建國後就從未拓展過工業版圖,現今國內所有的工廠皆是殖民時代所留下的,但因為這些廠房以現在的時間點來看都已過於老舊,所以生產效能也有限。
冶金
☆☆☆☆☆
完全沒有發展。
化學
☆☆☆☆☆
完全沒有發展。
物理
☆☆☆☆☆
完全沒有發展。
航空
☆☆☆☆☆
完全沒有發展,多是購買外國飛機,國內甚至連機場也沒幾座。
造船
☆☆☆☆☆
因為是內陸國所以完全沒有發展,倒是有跟外國進口河用的木船跟渡輪,但是數量稀少。
車輛
☆☆☆☆☆
多是購買外國產品,維修工廠稀少,只有在大城市才能看到汽車。
軍火
☆☆☆☆☆
完全購買自外國,購買對象為央帝國或阿蒂提亞帝國,國內也留有很多殖民時期的王聯武器。
民生
★☆☆☆☆
沒有多少發展,民生設施不發達,生活環境相當惡劣,治安也相當不良,很多城市的規劃都相當混亂,也不時爆發攻擊事件或爆炸案。首都里卡特算是治安較好的都市,但是民生設施如郵局、醫院與學校等仍然缺乏,都市中有相當多的難民與罪犯,也因為醫療設施的不足與老舊,傳染病的爆發是很常見的。
【貴族】
共和制的拉席德沒有貴族,但是握有軍權的軍人跟大地主等勢力仍然存在。
【人物】
默兒哈‧穆赫(908~)
拉席德民主國總統,拉席德人,曾經在梅菲斯特帝國的傭兵部隊中服役,年少時加入過阿蒂提亞裔組成的帝國激進團體"神軍黨",他參與過雙王戰爭與貿易戰爭,拉席德建國後任陸軍上將總司令,965年靠政變奪取了政權,自許拉席德大元帥與總統,壓抑人民思想,實施獨裁統治。默兒哈受梅菲斯特帝國的支持,但帝國對他的影響力在963年以後已經日益降低,雖然獨裁但算是個有建設的政治人物,他推動了許多公共設施與工廠建造,並修築道路整頓治安以吸引外商投資,然而默兒哈對權力有異常的的渴望,大力打壓人民與限制自由的後果是造成這些政策的進展緩慢也不具成效,甚至導致國家局勢更加混亂不堪,默兒哈現在最煩惱的還是各地的民族主義運動跟軍閥所導致的內戰。
奧修‧阿吐利‧蘇拉普(924~)
科納人領袖,軍閥,北部出身的土豪老粗,入伍後在第一次內戰中成為將軍,並不斷擴大自己在軍隊的影響力,與杜希摩納和莉莉笛姆並稱民主國的三大軍閥,是軍隊數量跟控制村莊數量最多的軍閥,效忠他的軍隊規模很大,數量甚至不比政府軍遜色。雖然屬政府管轄但奧修與總統默兒哈交惡,在政策上跟態度上是最反對政府的,他時常拒絕執行政府頒布的法案,並在自己的佔領地內實施獨裁管理。而除了正規軍之外,奧修還擁有自己的私人軍隊,是勢力僅次於政府軍的最大軍閥。奧修雖然野蠻,但在北部其實很得人心,被視為英雄,他本身也很有能力,是深具魅力的領袖,評價非常兩極。拉席德中部有很多支持奧修的部落,但多是臣服在他的武力統治之下。
莉莉笛姆‧佳‧安拉阿瓦德(933~)
桑人與舍塘人混血兒,拉席德的女軍閥,是三大軍閥中勢力最小的,同時她也是桑-科納聯合兵團的副主席。莉莉笛姆並非軍人出身,因父親與兄長被杜希摩納所殺而走上了反抗之路,她靠著美人計接受了拉席德南部將領的軍權,成了軍閥,並控制了南部地區的採礦地。雖然莉莉笛姆在立場上也反對默兒哈的政府軍,但實際上她跟政府軍的關係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只是因為勢力較小,所以她使用的手段都比較低調,但也比較陰險,她喜好培育殺手與間諜,很擅長下毒,所以也被人稱為『蛇之妖女』。同時莉莉笛姆與央帝國都有所接觸,接受央國的援助,但她高傲的姿態與不願受央國擺佈的態度,讓央國政府傷透了腦筋。
賈古希德‧亞米吉‧塔塔(938~)
舍塘人,拉席德的民運領袖之一,在外國留學讀過法律,戴眼鏡的書生,致力於舍塘人的獨立運動而受政府軍的通緝,目前他躲在南方受南方軍閥莉莉笛姆的保護。大多數的舍塘人都支持賈姆希德,不少舍塘人自北逃往南方加入他的民運組織,而仍留在北方的舍塘人則組成"北舍塘解放陣線",與政府軍和奧修的北部軍閥展開交戰,賈古希德也接受阿蒂提亞帝國的資金援助,讓知識份子逃往阿蒂提亞設立民運總部。
杜希摩納‧卡塔曼(931~)
民主國陸軍少將,拉席德人,當地土豪出身,是個相當英俊的男人,他在第一次內戰中做為一名陸軍中尉表現亮眼,受默兒哈的重用而成為其部屬。但杜希摩納是個非常有野心的人,他是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與徹底的自戀狂,個性猛烈的他對默兒哈的軟性政策跟懷柔態度感到不滿,他很快的在軍中建立了自己的派系,逐漸不受中央的控制而脫離成為軍閥,並大力擴展自己的勢力,杜希摩納的軍隊是所有軍閥中素質最好的,但也是最殘暴的。有著種族潔癖的杜希摩納相當討厭莉莉笛姆與奧修等少數異族人,他受殘留的殖民者與王聯的資金援助,大力擴張地盤,企圖重新建立一個以他為首的君主政權,杜希摩納還曾經主導過幾次針對桑人與科納人的大屠殺,實施殘暴的種族清洗政策,是個相當激進的人。
【地理與人文環境】
拉席德西部跟北部是草原,東部是山區,南部是森林,拉席德一年四季通常燥熱少雨,全國普遍炎熱。拉席德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人口都是以依靠農業為生,大多數的拉席德人還是生活在貧窮之中,原因是大範圍的失業、財富分配不均、內戰以及疾病的傳染。
內戰後的戰災一直是拉席德最大的問題,內戰造成了大量失業跟難民潮,流離失所的人民不斷的往都市集中,或是待在邊境由外國所設置的難民營,而也因為政府官員的替換速度太快,而導致官員的素質不佳,行政效率過低加上官員斂財造成了社會的貧富差距過大。
著名城市
里卡特
拉席德首都,全國最大的城市,是內戰中少數沒有被徹底摧毀的城市,因為受到內戰戰火的波及,市區還在重建中,但仍可以看到戰火的痕跡。